学会拒绝别人,便是善待自己;懂得适度善良,才会赢取尊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古人云:“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

其意本是指,作为君子,要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一旦了解到可做和不可做的事,就要适当控制自己的言行,并选择性的去实施,这才能真正称得上君子。



在生活中,我们会把人分两类,好人或坏人。



认为好人就是善人,对于身边好善乐施的一群人,我们都习惯叫他们大好人,而把身边见死不救,见忙不帮,处处算计,不易发善的人,要么称着小人,要么就叫坏人。



其实这样的一种断定还是太片面了。人世间最繁杂的就是交际,人心虽隔一层肚皮,可彼此间的距离也许隔着十万八千里。



过于的善往往就会变味,让自己深陷其中,而那些眼见的冷落,也并非我们认为的绝情,也许是对之前善的止损。



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在相处时,不仅要懂得怎样更好的交际,也要知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分寸,这样才会相处融洽,友谊才能地久天长。


01

不懂拒绝是一种病,最终害自己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


我们经常会说,柿子找软的捏,做人太软同样会被人经常拿捏。



如果你有自己的底线,在生活中,一旦触及到,对方就能感知阻力和你的抗议,那么之后,他们就不会肆无忌惮的走进你的红线。当然,这并不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交际,反而会更加尊重珍惜彼此。



反之,如果你处处好说话,为了那么一点面子,装着老好人来者不拒,只会让人觉得你所有的帮助都是廉价的,或者会让对方有一个错觉,就是你为他做的事,都是手到擒来。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他告诉我,去年买了一辆新车,本来是准备把钱攒够了,一次性购买,可有天去看车展,一下发现有一款正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想想月供可以维持,当天就贷款买了下来。



开回来后,特别爱惜这个宝贝,基本每天都擦得亮亮的,上下班也舍不得常开,只是隔三差五的开个把次,开车也特别小心,就怕剐了蹭了。



可没过些日子,一个老同学听说他买了车,正好要回老家有事,想借用几天,我朋友当然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的,但又顾及到同学面子,所以还是忍痛割爱,把车借给了他。



可等车开回来后,我朋友发现,车门外被树枝刮了好几道印子,因为老家又是泥泞小路,轮胎和轮毂上全是烂泥,这可把他心痛的,就差喊出来了。



他心里一边埋怨着,一边嘀咕,下次说得再好也不再借车了。



可没过几天,又有朋友来借,就这样,他总是没有勇气把“不”字说出口,一而再,再而三地,让自己内心受着折磨。



最后,哪怕自家人回来敲门,都以为又是朋友来借车,让他好生痛苦,寝食难安。


有人会说,好朋友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直接拒绝,岂不是太不给对方面子了,只会落个抠门的名号,最后相见也不免尴尬。



其实不然,虽然不是什么事都要顺着自己的性子,直接向对方表白内心真实的一面,但如果你一直处于违心,就会发现,越到后面心越累,而朋友看你越好说话,就越容易肆无忌惮的来“麻烦”你。



当然,真正的朋友,是不会让对方为难的,他在向你倾诉内心需求的时候,也会再三斟酌,绝不会让对方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真是那样,我觉得反而是你精简假哥们假闺蜜的机会。



作家太宰治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所以,学会拒绝不仅是一种社交能力,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02

过度的帮助他人,就是傻子


有位心理学家就曾说过:


何为烂好人?就是所谓善良没有底线的一群人,他们总是处处为人“着想”,哪怕把自己逼入绝境也在所不惜,还是一如既往地行驶着自己的施舍,只到灯枯油尽。



毛姆的一篇小说里就曾写过这样的一个烂好人。



如果说是烂好人不如说是个奇葩。



有个不怎么出名的画家,被对手嘲笑愚弄,他不但不生气回击,在对方生病的时候,反倒带回了家,并让自己的妻子细心照顾。



可男男女女在一起,怎能日久不生情,妻子跟那个人好上了,可当这个画家发现后,不但没有发怒,还把自己的家拱手让给了这对“鸳鸯”。



有人不解他的此番行为,问缘由,他淡然地说道:“我不能指望她像我爱她一样爱我。”



之后,妻女被情敌抛弃,这个画家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倒又来照顾曾经狠心离他而去的妻子。



这位画家在众人看来就是一个无用之人,因为他太好说话,没有任何棱角,谁都可以在他身上踢一脚,而不用担心他会反踢回来。



古语常言:“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一个人过度的善良就等于在服慢性毒药,到头来一生不落好,反倒被人看不起。


03

凡事多留有余地,就不会陷入囧境


《小窗幽记》里有段话:


其大致的意思就是,施恩不要竭尽全力,以防人心的贪得无厌,智慧不要全部倾入,以防事情的多变。



不管你是挥金如土的富商还是平常百姓,都不要对一个人过于施舍恩惠,这种来者不拒的帮助只会再次上演斗米恩升米仇的故事。



人心叵测,事有变故,凡事留有余地,才能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并且,在实施善意的同时,也要有选择性,而不是不分好坏的一并予以行善,因为,我考虑结果的善良,最容易把自己立于绝对的危险境地。



有一则寓言故事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说一只狼被猎人追得很紧,突然,它看到前面有一个农夫,农夫正扛着锄头和麻袋从稻田里走出来。



狼请求道:“大哥,把我藏起来好吗?有猎人在追我。”



农夫动了恻隐之心,把狼藏进了麻袋里,扛在了肩上。猎人骑马追了过来,问农夫有没有看见一只狼。农夫摇着头:“我没有看见。”



等猎人走远了,狼从麻袋里钻了出来,向农夫扑过去,要把他吃掉。



农夫惊恐道:“唉!你真是太没良心了,我救了你的命,你反而要吃掉我。”



狼龇牙咧嘴道:“傻子,你竟然和一只狼讲良心。”



故事看起来常人都懂,可在自己生活中,却不断上演着这类事。


正如《奇葩说》里所讲:



善良本就是人特有的一种能力,一种可以让彼此间相处融洽,一种可以与自然相结合的本事。



但真正的善并不是一种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好坏的爱,这样只会滋生恶的生长,反到成为了恶的帮凶,而违背了善的本意。



它应该是一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软硬适当,对于那些不怀好意,善就是一把钢刀,所向披靡;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善就如沙漠中的一口泉井,滋人心脾。



拒绝不是一种冷漠,而是一种保护;


善良不是一种示弱;而是一种回馈;



与君共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