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皮杜鹃花买来一周不到花开始蔫了,没枯萎,浇过水好点可是第二天又蔫了. 应该怎么办?谢谢

有新的枝叶长出来,靠近树干的位置有点蔫

本人也是2012新年买的腊皮杜鹃,花蔫可能有如下原因。1、杜鹃刚换盆移栽,根系没来得及适应新盆,吸水力不够,会伴随着花干枯,叶片成片掉落,弱枝干枯的现象;2、空气湿度及盆内湿度不够,在开花季节需要的水量很大,需要早晚浇透2次,但要注意透气,不能把根淹在水中;3、购买运输过程中是否有冻害,虽然腊皮比较耐冻,但是其花抗冻能力一般;4、冬季杜鹃的枝条会比较干,有些枝干会在运输中有折损,有些折损不容易发现,等发现一般都缺水较严重了。
建议花期接近末了的时候将残花同花蕾一起清除干净,让腊皮能将精力用来养枝蓄叶,花开多了很伤来年长势,花后需要及时补充肥料。以上为最近所查和结合自己手中的2盆实践所写,希望有点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30
  症状:
  杜鹃叶肿病又叫饼病。杜鹃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害,主要为害花芽、嫩叶和新梢。叶片正面初为淡黄色半透明的圆形斑,后为黄色,下陷;叶背面淡红色,肥厚肿大,随后隆起呈瘿瘤,瘿瘤表面有厚厚灰白色的粉层,如饼干状,叶枯黄早落。严重时叶柄病斑连片,畸形肥厚。嫩梢发病时,顶端产生肉质莲状叶,或为瘤状叶,后干缩为囊状。花瓣感病后,异常肥厚,呈不规则的瘿瘤。花芽受害成为肉质变厚变硬。这些嫩叶和花芽感病后异常的呈肉质增厚,产生大小不一的菌苞,花农称之为“杜鹃苹果”,直径为3-12毫米,有的可达8-18毫米,表面披覆有灰白色粉状物,此即为病原菌的担子的和担孢子。最后病部变黑褐色干枯脱落。
  病原及发病规律:
  真菌为担子菌的日本外担子菌(Exobasidium japonicum Shirai.)或杜鹃外担子菌(E. Rhododendri Cram .)。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科、外担子菌属。
  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为发病盛期。病菌的担子在杜鹃寄主的表皮组织下形成。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上生圆筒形的担子孢子,以此侵染传播。低温高湿病害容易发生。月均温为15-20摄时度,相对湿度80%以上利于病害发生。 杜鹃叶肿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组织内潜伏越冬。次年春天产生担子孢子,经风吹雨水飞溅传播,侵染幼嫩组织。潜育期7-17天。病害一年发生两次,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春末夏初最常见,3-5月较严重。温度较低,月平均气温在15-20摄氏度时,相对湿度为80%以上,阴雨连绵,阳光不足,植株生长柔嫩,病害容易流行。高山杜鹃发病最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19

杜鹃花买回来为啥打蔫了?买杜鹃花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了解清楚不吃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