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成语故事

如题所述

不求甚解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近义词: 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食古不化 反义词: 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

解释: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成语故事
陶渊明,晋代诗人,喜欢随其自然。

他穷得有时吃饭都成问题,有时冬天还穿着单衣,却怡然自乐,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当过一个小县令。一次郡守派人来视察。县吏提醒他要去迎接,他正在饮酒赏菊,有些不情愿。县吏又提醒他要穿官服,系冠带,不可违了体统。陶渊明长叹道:“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屈身呢?”就辞官回家了。

他家有七八间草屋,门前有五棵柳树,他就自称“五柳先生”。

他喜欢读书,但不抠字眼,只要领会意思就可以了(“不求甚解”)。他在《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写的诗就象他的为人,平淡、自然,如同天成。

“不求甚解”现在却多指学习不认真,或不深入了解。不过“求甚解”的却很少有谁写出陶渊明那样的诗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2
不求甚解的故事:

【成语故事】:
  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家里很穷,靠很少的农田维持生计。长大后,他曾几次做官,又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几次辞官回家。他不贪图荣华富贵,喜欢过清静悠闲的田园生活。在耕作之余,他勤奋读书,并自称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不要过于咬文嚼字,死钻牛角尖,应该深刻领会书中的要旨。这个成语比喻读书不认真,理解不深入。
第2个回答  2016-12-22
【成语】: 不求甚解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解释】: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成语故事】:
  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家里很穷,靠很少的农田维持生计。长大后,他曾几次做官,又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几次辞官回家。他不贪图荣华富贵,喜欢过清静悠闲的田园生活。在耕作之余,他勤奋读书,并自称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不要过于咬文嚼字,死钻牛角尖,应该深刻领会书中的要旨。这个成语比喻读书不认真,理解不深入。
第3个回答  2021-04-27

成语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