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楷书结字原理包括哪些匀称原理

如题所述

对于匀称的字面含义,我想不用多说。世间万物凡是表现的比例失衡,大小互殊、长短不一、轻重失宜、疏密异度,彼此配置不能保持均衡,就会让人感到丒劣、不舒服,这都与不匀称有关。凡是比例合宜,轻重合度,疏密得当,或说符合黄金分割定律要求的物体,就是匀称的。这样的物体会让人感到美观舒适。中国汉字的点画,有广狭、偏正、疏密、肥瘦的不同,书写时为了使其符合结构匀称的法则,必须力求做到:疏不欲小,密不欲大,正不欲板,偏不欲倾,广不欲肥,狭不欲瘦,天必覆地,地必载天,内必摄外,外必朝内,疏密相调,大小相称。不仅一个字的各点画之间要如此,而且一行字、一幅字的各字之间也要符合这些要求。下面我就逐一举例予以说明:
1、疏不欲小,密不欲大。如:“丁、十、八、上”等字,点画虽少,但必须布满全局,这就是疏不欲小。
如:“继、欝、灵、龟”等字,点画虽多,但是不能超出局外,这就是密不欲大。所谓局内局外指的是字的界格,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汉字是方块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是每字占一个格子。尽管书法要求因字赋形但除了草体外,所有的汉字书写都要求遵守这一规律。
2、正不欲板,偏不欲倾。如:“主、正、王、未”等字,中间竖画要求直立挺拔,不偏不倚,可是其他点画则必须力求变化,这就是正不欲板。
如:“虱、广、可、曳”等字,轻重不均,而必须设法调盈济虚,以求平衡,这就是偏不欲倾。
3、广不欲肥,狭不欲瘦。如:“四、两、山、班”等字,形态扁平,为了保持字形匀称,就应该收敛某些点画,这就是广不欲肥。
如:“卜、了、月、寸”等字,形态窄长,就应该适当放宽一些点画,以便达到匀称美观,这就是狭不欲瘦。
4、天必覆地,地必载天。如:“宇、宙、当、登”等字。上面必须盖住下面,不能使其头大帽小,这就是天必覆地。
如:“盆、道、舆、思”等字,下面必须托住上面,不可舟轻载重,这就是地必载天。
5、内必摄外,外必朝内。如:“器、国、飞、兆”等字,内外相系,如太阳居中,行星环绕,这就是内必摄外,外必朝内。
6、疏密相调,大小相称。如:“雾、凫、数、搅”等字,两部相合,一密一疏,密者宜大,大则化密为疏;疏者宜小,小则化疏为密。这就是疏密相调,大小相称。
至若“戋、林、晶、谢”等字或两字平分,或三字等量,虽然各自独立,仍需互相依附,结为一体。这样才能做到平正中不失连贯之势。
再如:“巌石”同行,“万一”并列,疏密悬殊,大小迥异,贵小者展令大,大者蹙令小,疏者不使散,密者不使挤,一气呵成,精神统一,就不用担心结构不匀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22
法由理生,学习书法不可只求形似,更主要的是神似。它有三大基本原理供参考。
字形的结构美必须符合自然美的原则。
古代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汉字结体各不相同,有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宽窄、肥瘦的区别,在处理字形对比关系时,要符合自然的形
要符合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
结构美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美。书法的结体就是通过欹正、疏密、长短、大小、参差、伸缩、开合、俯仰、向背等多种多样的变化,相辅相成的,以对立统一的手段达到平正、匀称、协调的整体美。
必须通过笔势的管束进行组合。
书法创作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将所有的点画和单字联系起来的因素是“势”。“势”分笔势和体势。笔势代表时间的延续,体势代表空间的展开。每个字作为运动过程的一个瞬间,它的结体会根据不同的笔势和体势作出不同的反应和变化。所以一个字要写好,必须通过对象笔势整合、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字体的张力和表现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