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为什么是益虫?

如题所述

青蛙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所以是益虫。

青蛙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间活动。在秋末天气变冷时,青蛙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

扩展资料:

青蛙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头部、背部都是黄绿色的,上面有些黑褐色的斑纹。有的背上有三道白印。青蛙呈绿色的原因是一个很好的伪装,它在草丛中几乎和青草的颜色一样。

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青蛙头上有两只圆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舌头很长。身体的背上是绿色带有深色条纹,腹部是白色。

身体下面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脚趾间有蹼。青蛙是两栖动物,能在地上跳,也能在水里游,会发出“呱呱”的声音,雄的叫声响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9

青蛙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

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有人估计,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15000只。因此,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

青蛙是杂食性动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只占食谱的7%左右;动物性食物约占食谱的93%。青蛙爱吃小昆虫,善于发现动着的小型昆虫,它捕虫时的动作:趴在一个小土坑里,后腿蜷着跪在地上,前腿支撑,张着嘴巴仰着脸。


扩展资料:

青蛙价值与危害

青蛙肉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多种激素。

现代医学证明,青蛙肉不但没有特殊营养,吃多了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染上寄生虫病。青蛙一般生活在农田里,农药较多,农药用量增大和施用不合理,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青蛙常吞食带有化肥、农药的害虫和水源,农药便在蛙体内蓄积下来,人若食用,农药残毒即进入人体。农药残毒又会进入人体,形成慢性农药中毒,导致各种癌变和肿瘤;甚至可能会导致婴儿先天性畸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4-09
严格来说是益蛙。“虫”和“昆虫”的意义是不同的,“虫”指那些条状的软乎乎的昆虫的幼虫,更广泛地指那些在植物、农作物上生活溜达的小动物。而昆虫是指昆虫纲的动物。青蛙是长期跟昆虫生活在一起,古代的科学不发达,就把蛙称为虫了。
第3个回答  2016-05-12
青蛙吃,蚊子,蝇子所以是益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6
据有人统计,一只青蛙一昼夜可捕虫70多只,一年若以七八个月计算,则可捕虫15000多只。而且它捕食的多是蝗虫、螟虫、稻飞虱、浮尘子、象鼻虫、天牛、蝼蛄等有害于庄稼和果树的害虫。用青蛙消灭害虫,既不花钱,不出力,又不污染环境。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青蛙,这千千万万的青蛙都在帮助我们消灭害虫。
青蛙不但是保护农作物的功臣,而且对仿生学研究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科学家模仿了青蛙眼睛的构造,制成了“电子蛙眼”,可以遥控高空中的飞机,地上指挥员也可凭此来指挥飞机的升降。
青蛙不是昆虫,为什么被称为“益虫”呢?
古人将一切动物统称为“虫”(包括人类),又将“虫”分为五类:羽虫(鸟类)、毛虫(兽类)、鳞虫(鱼类、蛇类、蜥蜴)、介虫(龟鳖、鳄鱼、贝类)、倮虫(人类、蛙类、蚯蚓),合称“五虫”。《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水浒传》中又称老虎为“吊睛白额大虫”。大虫,顾名思义,“大”有长(zhǎng)、为首的意思,“大”又是敬词,如称“大人”“大夫”“大王”等。虎属毛虫类,是兽中之王。古人把“五虫”的首领与五行方位相配,西方之神即为白虎。“大虫”也就是毛虫之首领,兽中之王的意思。这与东方之神龙为鳞虫之长,南方之神凤为羽虫之王而被称为“龙王”“凤凰”(“凰”谐音“皇”)都是同样的意思。由于虎性凶猛,为百兽之长,又往往借“大虫”以称类似之人。《水浒传》中有绰号“母大虫”,“病大虫”者。宋人卞衮性情狠毒,为盐铁副使时专喜鞭打下属,因此人称之为大虫。
青蛙属于倮虫,对人类有益,故称为“益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