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

如题所述

1、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2、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

3、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4、一般说来,动机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也不是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

5、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6、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扩展资料:

一、构成因素:

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爱好,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学习的情绪、意志因素等。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引起学习的原因,后者是学习要达到的结果。但是,学习目的又常常是引起学习动机的诱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维持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学习动机的分类苏联心理学家А .Н.列昂节夫、Л.И.包若维奇等把学习动机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激发活动的”动机(如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内容的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的欢快等)与“确定活动意义的”动机(如为了获得父母或教师的表扬、博得同学的尊重、取得高分数准备升学、了解到学习的社会意义等)。

这两类动机不仅具有不同的功能、起源与相互制约性,而且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他们认为,前一类动机对年幼学生往往具有支配作用,后一类动机。

特别是与未来需要结合的社会性动机对年长学生越来越显得重要,但要想使学生能正常地进行学习活动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培养。

二、学习分类:

1、知识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它是来自反映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这种经验既包括描述性经验(陈述性知识),也包括操作性经验(程序性知识)。学生有了这种经验,就可以解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2、技能学习。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这种经验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和做得熟不熟练的问题。

3、行为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通过习得行为规范,学生将形成一定的态度,培养相应的品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习动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5

学习动机的功能:

1、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2、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

3、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4、一般说来,动机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也不是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

5、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6、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7、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8、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

扩展资料:

动机具有三方面功能: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依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前者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后者与有机体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依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由有机体自身的内部动因(如激素、中枢神经的唤起状态、理想、愿望等)所致;后者则由有机体的外部诱因(如异性、食物、金钱、奖惩等)所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习动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2

学习动机的功能:

1、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2、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

3、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4、一般说来,动机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也不是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

5、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6、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7、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8、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

扩展资料:

学习动机的构成因素:

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爱好,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学习的情绪、意志因素等。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引起学习的原因,后者是学习要达到的结果。但是,学习目的又常常是引起学习动机的诱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维持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学习动机的分类苏联心理学家А .Н.列昂节夫、Л.И.包若维奇等把学习动机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激发活动的”动机(如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内容的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的欢快等)与“确定活动意义的”动机。

这两类动机不仅具有不同的功能、起源与相互制约性,而且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

他们认为,前一类动机对年幼学生往往具有支配作用,后一类动机,特别是与未来需要结合的社会性动机对年长学生越来越显得重要,但要想使学生能正常地进行学习活动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培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习动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26

23年二级建造师-新考季备考指导课

精编干货 高效通关

¥1元/科

23年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大礼包

备考提速 精华知识点

¥1元/科

2021一级造价师-密训抢分

密训抢分冲刺

¥0元

2021一消名师100节精品课

超值体验,轻松取证

¥0元

2021年中级经济师-强化进阶体验课

知己知彼,三步破局

¥1元

2022年高级经济师-基础重塑课

基础重塑 高效备考

¥0元

2021健康管理师超值教程大礼包

教程课题一站式配齐

¥39元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指导

轻松入门人力资源师

¥0元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精华资料免费直播课免费领课领优惠券考试日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0

功能:

1、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2、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

3、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拓展资料: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实验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距离。

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

学习动机——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