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美国的校园片

内容是说一个落榜的男生
在一所著名大学附近开了个假的学校
后来还出了名
大受欢迎
但真大学告他
结果没事还让他真开个大学试试

看过了一点但没记得电影名
各位帮帮忙啦

录取通知Accepted7.5

影评(6)|收藏(72)

年代:2006产地:美国

导演:斯蒂夫·平克

主演:贾斯汀·朗 布莱克·莱弗利 玛丽亚·泰耶尔 ...

类型:喜剧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生们都难逃升学的辛苦和压力,让《录取通知》这部影片给所有人敲一记警钟,快来找适合自己的生存形式吧。

你说的是这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26
录取通知 Accepted (2006)
片 名:Accepted
译 名:录取通知
导 演:史蒂夫·平克 Steve Pink
主 演:贾斯廷·朗 Justin Long | 贾哈·希尔 Jonah Hill | Adam Herschman | Columbus Short | Maria Thayer | Lewis Black
上 映:2006年08月18日 美国
地 区:美国
对 白:英语
评 分:6.2/10 ( 6531票 )
颜 色:彩色
声 音:SDDS 杜比数码环绕声(Dolby Digital) 数字化影院系统(DTS)
时 长:90 分
类 型:喜剧
分 级:美国:PG-13 荷兰:MG6 爱尔兰:12A 马来群岛:U 新加坡:PG 澳大利亚:M
链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84793<BR>
剧 情:
快高中毕业的巴特比正面临着升学压力,他投出的8封大学入学申请信全被拒绝。这可不是他父母愿意看到的状况。还好,巴特比不是唯一一个陷入困境的学生,他的好几个死党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面对着因无法进入大学而逐渐黯淡的前途、父母施加的压力、更为了吸引自己的梦中情人—莫妮卡,巴特比和他的朋友,一群毫无经验的高中生,在对“自由主义”一词做出广义解释之后,雇下场地,请了个演员,搞了个虚拟网站,决定自己建立出一所根本不存在的“南哈蒙理工学院”,以该大学的名义给自己发出录取通知,借此蒙混父母和朋友们。谁料,刚刚把他们认为需要的一切都安排好之后,巴特比和他的朋友们发现自己的工作好像做得好过头了--从各地赶来的好几百个跟他们一样,被无数大学拒绝的人们站在了“南哈蒙理工学院”的门口,要求加入这个总共只有一座二层小楼的大学学习。面对着隔壁正规大学学生蔑视的眼光,巴特比和他的朋友们在这条造假的路上越走越远,他们开始不断地完善着这个大学的功能,同时与那些慕名而来的学习者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努力让这座假冒伪劣大学变成一座真正合格的大学……
连续被八所大学拒收之后,正面临高中毕业的巴特比·盖恩斯被升学的压力逼到了一个死胡洞里,他再也不能用他独有的油腔滑调来得过且过地过日子了,这个整天处在混混沌沌之中的学子一直质疑美国的教育系统和社会法则是否合理,可是事到如今,他却不得不面对“另类”所带来的后果:没有一所大学肯向他敞开大门。如此可怕的现实令这个刚刚年满十八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备感忧心,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被上帝遗弃的可怜虫,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想招自救……
巴特比认为,无条件进入大学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创建一所--至少可以应付父母那一关。在他那有点神经质的好友斯库雷德的帮助下,再加上其他几个和巴特比一样没有大学肯接收的同学的出谋划策,他们终于在一所废弃的精神病院开办了一所“著名”的南方哈门工业大学,简称“S.H.I.T.”,所有的规则、课程以及完整的教学体制,都由这些所谓的“创办人”自己制定,而且,他们并非这所学校仅有的几个学生,在“任何人都能来上学”的旗号下,越来越多被大学拒收的高中毕业生被“录取”到这所新学校中,至少他们在精神上成了这所大学的一年级新生。
为了维持这所学校的正常运转,必须得有成年的法人成为学校的代表,于是,巴特比雇佣斯库雷德的舅舅本作为这里的名誉校长。与此同时,爱神也轻轻地敲起了巴特比的心门,他爱上了住在隔壁的莫妮卡,可是莫妮卡甚至不知道有巴特比这号人物的存在。在一群学习不灵光、却异常聪明的年轻人的支撑下,这个漏洞百出的可笑计划竟然真的成功了,孩子们在“S.H.I.T.”的“监管”下得到了灵魂上的解放,因为学校鼓励学生追求个性化的时代。然而,随着“S.H.I.T.”的名气越来越大,却引起了另外一座也叫“哈门”的名牌大学的校长迪安·范·浩恩的注意。
虽然年轻人有追求自己的梦想的权力,虽然巴特比颠覆的是美国的传统教育机制,但他和朋友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他要如何摆脱这一难题,好让自己免除牢狱之灾呢?
幕后制作:
【荒唐的背后】
《录取通知》讲述了一个表面看似非常荒唐可笑的故事,然后荒唐背后,却是一群勇敢的年轻人不按常理出牌,通过不同的大环境以及个人的智慧比拼,将社会标准和对未来的期望重新定义,改革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在影片中,他们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些完全游离在常规人群之外的另类分子,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可能是“懒惰”,但却勇于改变现状,为自己的未来抗争,巴特比·盖恩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常常以退为进,以逃避家庭作业和课业压力为己任,可是一旦被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况里,他却努力寻找自救的办法,并以成功告终。
分、分、分,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看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生们都难以避免升学的辛苦和压力。而《录取通知》就像是一个用来让人清醒的警钟,告诫那些仍然身陷因无法升学而苦恼异常的年轻一代,虽然进入大学已经成了社会标准中的“优秀级别”,可是对于个人来说,更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形式,而不是都像无头苍蝇一样硬要挤上那座独木桥,于是,《录取通知》提出了一个疑问,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故事发生?影片中主要对焦的还是美国教育体系中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但剥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剥夺了他们从各方各面吸取知识的权力。
影片正好质疑了那些在社会大环境下已经形成的某种错误观念:是不是只有经历过大学生涯,才是未来会成功的前提?现在,“考入大学”对于人们来说,似乎已经失去了本身应有的价值,而是单纯地变成了某种机械的行为,而我们也认为那些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人,要更有想法一些,更有才能一些……故事的灵魂之处就在于,《录取通知》里的学生可以自己决定他们应该走的路、应该学习的科目、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第一次做导演的史蒂夫·平克早已凭制片人和编剧的身份在好莱坞的喜剧界家喻户晓,他曾为约翰·库萨克两部评价颇高的喜剧编写过剧本--1997年的《布兰克》(Grosse Pointe Blank)和2000年的《失恋排行榜》(High Fidelity)。总的说来,平克的这个导演位置坐得还是非常舒服的,因为他背后全部是在喜剧方面非常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在帮助他,而且,他在片场的虚心也赢得了所有人的赞扬,即使他不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演,至少很合格,因为他将其他人的经验联系到一起,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平克认为,这人嘛,总有犯错的时候,何况自己还是第一次做导演,吸取别人的经验和长处,可以有效地减低错误的发生频率。而且这部影片中的演员对于观众来说也都是生面孔,不过,虽然他们缺乏舞台经验,却用自己的充沛的精力和难以磨灭的热情填补上了。
【正确对待“Accepted”】
大学在社会上应该属于一种服务体系,不应该强迫你坐在那里听从老师硬灌入脑子的数理公式,这个体系应该是为你服务的。然而,现今的年轻人都被塑造成同一种成功模式:好好学习,进入一所名牌大学,找到一份赚钱最多的工作--虽然这样的人生干净利落,却实在是乏味异常。
当然,也有人非常喜欢自己的人生可以遵循这样一种既定的模式,这是一种利弊相抵的生活方式。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注定要成为一名失败者,通向成功的道理有很多条。这里的“Accepted”有两种意义,第一种当然就是“录取”,而另一个潜在的意义则是“认同”。有时候,“录取”可能只是你在人生叉路上的一种选择,但“认同”才是你殊途同归的最终方向。当然,想要“认同”,被接受是首要的,代表着一种自我的肯定,可是需要记住的是,这并不能决定你是谁,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更不能决定你将来在社会上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然而,这些观念却支配着大学教育。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leoy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