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桃管理

如题所述

棚内桃树的栽植株行距一般按1×1.5~2米;品种为春蕾、安农
水蜜、源东白桃、雨花露、早花露。桃树需自然休眠。若没有通过自
然休眠,覆盖加温后萌芽开花持续时间长、开花不整齐。一般扣棚时
间从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覆盖越早,成熟会越早。只不过扣棚
太早,会给栽培管理尤其是温度调控,带来诸多不便。
  加强扣棚后的综合管理,是保护地设施栽培成功的关键。其主要
技术措施如下:
  一、先保后降。大棚温度管理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花期前后,
适宜温度白天14℃~17℃,夜间高于5℃,否则开花迟缓、授粉受精
不良,主要措施是保温;二是果实膨大期,适宜温度白天25℃~30℃,
夜间15℃~17℃,要防止白天气温太高,超过30℃则易造成高温伤害,
应注意白天放风通气降温。
  二、调节湿度。桃树喜空气干燥。棚内相对湿度萌芽期为70%~
80%,花期50%~60%,果实膨大期及近熟期应低于70%。若湿度过
大可通风排湿、覆盖地膜、抛撒石灰等方法降低。
  三、改善光照。桃树喜光。要合理修剪,尽量压低南部树体高度,
让树冠通风透光;早揭晚放草苫,并选用无滴、透光性好的薄膜;同
时每天人工补光2小时~3小时,经常清扫和擦洗棚膜;在果实着色期,
棚内铺设反光地膜和悬挂反光膜。
  四、补充CO2。由于棚内桃树不断地从有限的空气中吸收CO2,其
浓度远远不能满足桃树的生长发育,限制了桃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
高。为此,在晴天上午9时~11时,采用绿梦牌温室气肥增施装置进
行CO2施肥,适宜浓度为800毫克/千克~1000毫克/千克。
  五、喷赤霉素。大棚桃由于缺少露地条件下的自然授粉的机会,
提高坐果率便成为花期管理的关键。可采取降低空气湿度、配置适宜
授粉树、人工授粉和放蜜蜂等方法,但以花期喷布20毫克/千克的赤
霉素效果最佳。
  六、疏花疏果。为保证较高的坐果率,一般不疏花只疏果。若要
疏花,只疏除坐果率低的晚花、弱花。疏果时要疏去并生果、畸形果,
一般保留发育正常的大果,长果枝留3个~4个,中果枝留2个~3个,
短果枝留1个~2个。外围、上部宜多留,内膛、下部少留。每667平
方米产桃控制在2500千克以内为宜。
  七、施肥浇水。花后15天叶幕形成后,开始叶面喷施0.2%尿素
和0.2%磷酸二氢钾,10天~15天一次,连喷三遍。果实膨大初期和
硬核期地下追肥各一次,每株追尿素30克、磷酸二氢钾30克。结合追
肥分别浇小水,其它时间视墒情而定,保持土壤持水量在20%~40%
之间,切忌大水漫灌。
  八、抑梢旺长。萌芽后及时抹去桃树枝条上的背上芽,新梢长至
15厘米~20厘米时多次摘心,控制因棚室密闭、高温多湿所造成的枝
梢徒长现象。盛花后10天结合对新梢摘心,喷布15%的PP333300倍液。
  九、整形修剪。采用二主枝“V”字形树形,二主枝向行间左右
延伸,角度开张,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大、中、小结果枝组。
扭梢,对旺梢长到30厘米时,从10厘米处半木质部位扭下,副梢过旺
者可连续扭梢2次~3次。疏枝,将着生于小枝组密挤处或压迫枝头生
长的直立、挡光枝组,及时从基部彻底疏除。环刻,对留下壮的大枝,
于花后环刻(仅深达韧皮部)或刻伤(留有一定宽度的营养通道)枝
轴,促进多结果,控制长新梢。
  十、防病治虫。因大棚隔开病虫传播途径,桃树又处于多湿生长
环境中,故病害发生严重、虫害次之。若发现蚜虫,喷5%蚜虱净300
0倍液;有梨小食心虫,则喷30%菊马乳油2000倍液。对桃炭疽病、
细菌性穿孔病等,可选择50%多菌灵800倍液~1000倍液、65%代森
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5%甲霜灵2000倍液~3000倍液。注意离采
收期25天内,禁止使用各种农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