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是个怎样的人物?

如题所述

晚清四大名臣,其中后世风评最好,在老百姓中形象口碑最好的,大概就属左宗棠了。左宗棠,字季高,科场不顺只以举人出身,得同是湖南人的曾国藩举荐,才逐渐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干谋略。他也倡导洋务,历史上功绩最大的就是收复南疆北疆土地。死后谥号文襄,即是有开疆拓土等军事成就突出的大臣才得以享有的,后世称为左文襄公。


人们既然喜爱这位人物,自然就有许多故事流传下来了,虽不知真伪,但也可见其人性情和后世悠悠之口。

有记载,左宗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几乎垂死。遇到一位奇异老僧,求医既然不成,只能求佛求僧。老僧一看左宗棠,笑着便说:“无妨,无妨。这个孩子将来是只手安定山河的人物,他还有许多大事业没有做呢,哪里会一场病就死了呢?”

没过多久,果然重病痊愈。家人赶忙找到僧人道谢,又详细问了问情况,老僧便口若悬河地一一说出左宗棠后来的吉祥和倒霉之事,家人听了觉得奇异,却还不十分在意。

左宗棠故居


后来,老僧说的左宗棠的那些事都一一应验了:哪年升哪个官,哪年到哪一地方,等等都一模一样。家人和左宗棠这才渐渐觉得真的是天赐之奇。只是老僧还说过哪一年将要战死在沙场,当左宗棠奉命征讨哈密的时候,出发之时,忽然想起老僧说的战死沙场正是在此年份。

左宗棠自己觉得不能生入玉门关了,于是就嘱托了后事,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令手下抬棺而行。手下有人觉得出征而抬棺是否太过不详,左宗棠正言回答:“大丈夫为国征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战胜不能失败,死在沙场就是大丈夫的归宿。况且我自己带了口棺材,比古人马革裹尸不还强些吗!”结果,此战大胜,凯旋而毫发无伤,过了几年才死于军事职位之上。


人们都说这是天道循环之理,本来不可违抗,但是左宗棠有大功于社稷,积累的有阴德,所以上天才延命几年。人算不如天算,老僧还是棋差一招啊!

左宗棠还有比较有趣的一面。左宗棠任职陕甘总督,肃清关内,意气风发,正着手部署恢复新疆的策略。他平生为人,向来以诸葛武侯自命,平时和友人写书信的时候,署名常署为“今亮”,意思是当今的诸葛亮。

正好,当时的著名文士吴青卿,到陕甘地区任督学,也就是负责学堂考试之类的工作,按照规矩,新任督学到一地通常会检查当地的生员文章水平,名之曰:“观风”。就是下车观察当地民风政风,即兴出题让生员们做文章。吴青卿检查到首府兰州时,下车观风为生员们出题,题目就是:“诸葛大名垂宇宙”。当天这个消息就报给总督左宗棠,他向来以武侯自命,听到这个题目非常高兴,这是新任督学对自己的吹捧嘛。


有意思的是,第二天,左宗棠按惯例召集司道官员同新任督学见面,故意问道:“昨天新任督学下车观风所命何题啊?”司道就说:“诸葛大名垂宇宙。”左宗棠心里得意,面上却故意装作矜持,只是捻须微笑,半天不说话,久之,慢慢吐出两句话:“岂敢!岂敢!”看来,甭管多正人君子,只要是领导都喜欢属下拍自己的马屁嘛。

也有很多记载有关曾国藩和左宗棠的轶事趣闻。比如《趣园记事》卷2 就记载了二人戏作对联的故事。清朝曾文正公和左文襄公,少时是同学。左宗棠素有大志,还没发迹的时候就很自负于自己的才智。

有一回,曾国藩问他:“当今天下纷扰,战乱频发,远的不说,洪秀全等人作乱叛逆就危及天下。平定内乱,急需人才,我知道你左兄素有大志,怎么还不出仕澄清玉宇呢?”左宗棠回答:“凭我的才智,最少也得总督一省军政,才能略展胸中韬略。”曾国藩笑了:“你左兄倒是自负的紧哪。”


曾国藩想起左宗棠当时在湖南巡抚处做幕僚,就作了一副对联调笑:“季子自命太高,隐不在野,仕不在朝,与我意见大相左。”意思是嘲笑,却很巧妙地嵌入了左宗棠的姓字,最后一字第一字第六字连起来就是左季高。左宗棠也是学问之士,当即作对子回敬:“藩侯以身许国,进未能战,退未能守,问君经济究何曾?”反唇相讥的同时,对仗工整,且把曾国藩的名字也嵌入相同位置,十分机敏。二人相视大笑。后来果然各自领兵平叛,成了封疆大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1
我认为左宗棠是晚清少有的帝国忠臣,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行为,果断提出需要反抗,并在朝廷中极力反对求和。作为主战派地方代表,成功带领清军在新疆伊犁击退沙俄的攻击,也成为了晚晴陨落前最后的辉煌。
第2个回答  2020-08-11
左宗棠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将领,他能够出名,完全是靠自己的战斗经历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不仅打退了太平天国的起义军,在65岁的时候还可以西征新疆,收回故土。
第3个回答  2020-08-11
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残酷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陕甘任间,继续从事洋务,创办兰州制造局(亦称甘肃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亦称兰州机器织呢局),后者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