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有多少乡多少个村庄

北京市朝阳区

今年朝阳区将启动26.2平方公里农村地区的土地储备,共涉及金盏、孙河、崔各庄、豆各庄、东坝、三间房、将台7个乡,占朝阳区全部农村地区的近三分之一。昨天上午,朝阳区举行推进城乡一体化暨土地储备工作动员会,这批储备土地将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业态经济发展来确定用途,有可能用于居民用地、商业开发、产业服务以及绿地等。 拆迁涉及16.8万人 26.2平方公里的土地储备是朝阳区农村地区最大规模的一次土地储备,将涉及到16.8万人的拆迁腾退,其中,因实施土地储备区域和定向安置房所在地块房屋拆迁腾退的有4.8万户,10.4万人,还有2.4万户,6.4万人是为了外城土地储备代拆区域房屋拆迁腾退。在2010年6月底前,朝阳将完成土地储备区域和定向安置房所在地块的房屋拆迁腾退工作,以及10余万农民的转居。朝阳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阳区还将重点推进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10个乡8.5平方公里土地储备一级开发工作。 农民搬迁上楼 “以前也出现过由开发商直接拆迁的土地,要么资金有限,进度受阻,要么对农民的补偿和就业安置都不到位,政府进行土地储备不但可以整体推进城市化进程,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该负责人表示,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土地储备的金盏、孙河、崔各庄、东坝等乡的农民将一次性整建制转居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居)民将全部搬迁上楼。由征地单位或乡集体按照征地补偿安置协议负责安置就业,超转人员和孤残人员缴纳社保费用后进入民政系统管理。 纳入社区管理 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土地储备的乡力争3年内建成4个定向安置房组团,用于安置全部农(居)民,这4个定向安置房组团分别位于南皋、康营、长店和东坝。搬迁上楼的居民纳入社区管理,建立与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 推广大望京村试点经验 朝阳此次的土地储备大会上特别提出,要通过大望京村城乡一体化试点,探索出通过土地储备统筹解决城乡接合部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安置等问题。 今年年初,本市先后确定海淀北坞村和朝阳大望京村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以改变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环境差、农民依赖出租房、产业发展受局限等问题,经过半年试点,大望京村率先完成了原村庄的拆迁,村民可以选择定向安置房集中安置,也可以选择一次性货币补偿。腾退的土地一部分作为城市的绿化隔离带,另一部分作为产业发展用地,其中部分产业的股份将分解到村民头上,形成长期收益。 土地储备预留集体经济用地 此次土地储备涉及10余万农民转居,如何保障他们成为居民后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如何保证他们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朝阳区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各村以本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组建规范的股份制公司,确保农民在规划实施中的利益平衡,有条件的地区将推进村级产权制度改革。 “具体说就是,征地时除了给予一定的货币补偿外,还将在这26.2平方公里的土地预留部分用地,专门给集体经济经营,让农民上楼后也能当股东分成,就像大望京村的拆迁一样,当然这是针对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土地储备的乡。”该负责人表示,对于部分建设用地作为储备用地的村,政府将按照劳动力人均50平方米用地标准落实产业用地,采取自征自用的方式开发建设,统筹解决农民就业安置问题。

采纳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