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李鸿章是否是一个腐败的宰相呢?

如题所述

李鸿章,字渐甫,晚清名臣,世人多称“李中堂”。他的一生参与并见证了一系列中国近代重大事件,也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曾评价他:“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老人家也评价他:“水浅而舟大”,意思是说清政府这艘小船无法让李鸿章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能。李鸿章身居高位几十载,他的财产就成了众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李鸿章是个腐败的宰相吗?

一、“宰相合肥天下瘦”


民间为了讽刺李中堂公饱私囊,就编出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联中的合肥是个双关语,既说明当时的宰相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又暗指他利用手中的公权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李鸿章贪污的消息也绝非空穴来风,

因为当时的李鸿章贪污链条很明确:他的大多数家产来自于他自己创办洋务企业的股票。

①1865年,李鸿章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苏州机器局亦被其收购并扩建为金陵机器局。

②1873年,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以上只是李鸿章创办企业的一小部分。

就像费行简的《近代名人传》中所说:“招商轮船、开平煤矿皆有鸿章虚股甚多。”: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李鸿章有数百万的产业,并列举企业“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中国通商银行,其股份皆不少。”


因为当时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人,这些企业像有了一层“天然保护衣”

所以在官府的“保护下”这些洋务企业慢慢地垄断了中国市场。其利润之大可想而知。

李鸿章既当选手,又当裁判,他不断通过自己的特权打击竞争对手,并从自己的企业中大量获取不正当利益。

二、为官多年,“黑白通吃”。

1840年李鸿章考中秀才,后在1847年考中进士,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曾国藩称李“才可大用”,但他现在自恃才高气傲,未来要想独当一面仍需一番历练,所以曾国藩在各方面苦心孤诣地打磨他,使他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习惯都深受曾国藩的潜移默化。


李鸿章的才识和能力也不断地提高,为他日后官至高位并成为汉族官僚之首打下基础。

他官至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他代表清政府签署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如《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

李鸿章明知签字后自己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他不得不签,但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李鸿章也有机会为自己谋利:

1896年,李鸿章出访俄国并和沙皇单独密谈,最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条约》,俄国为了攫取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就在条约中声明要修建中东铁路,当铁路修好后东北地区就落入了俄国的魔爪。

李鸿章明知其中利害关系为何仍要同意修路?

有证据表明,俄国投桃报李,在华俄道胜银行设立账户并分三期付给李鸿章300万卢布作为酬谢。


堂堂一国之相,为了自己的私利竟出卖国家利益,颇有人人得而诛之的意味。

另外李鸿章在处理政务之际也不忘“置办家业”、“提携自己人”。李鸿章的六个兄弟都在老家有“大者数百亩,小者亦百十亩”的庄园宅邸,李家的大管家唐凌辉回忆道:“老爷子置办的田产,仅收租每年便可收租五万石”。中堂哪里来的土地呢?无非是兼并弱者之土地,最后的结果便是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其贪污腐化程度可见一斑。

总结:李鸿章的贪污腐败也有其历史背景,封建时期的官员利用权力踩着红线为自己谋利。而权力让这些官员能够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但官员们在其位不谋其事,反而祸国殃民,必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封建社会中官僚的腐败无能是其必然的发展结果,最后苦的仍是人民。在看待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时不能绝对化看待,他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应客观公正地去了解、评价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0
李鸿章不是腐败的宰相。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可以说倾尽所有。所以李鸿章并不腐败。
第2个回答  2020-12-20
参考李鸿章使用权力是为了自己还是国家。如果是为了自己牟取利益,则是一个腐败的宰相。
第3个回答  2020-12-20
李鸿章家财万贯,而且名下还有不少产业,这些都是官员们孝敬他的,他绝对是个腐败的宰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