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城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一、古城演变
陆城历史悠久,自西汉置夷道县以来,除清顺治四年(1647)至康熙元年(1662)县治在长江北岸的白洋外,陆城镇一直为县治所在地。西汉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始置县制,名夷道县,治今陆城,隶南郡。东汉建安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含“人杰地灵,宜于建都”之意,“宜都”之名始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吴国大将陆逊攻占宜都郡。蜀汉章武二年(222年),蜀大军攻吴,吴偏将军右都督陆逊领兵抗蜀,于此筑土城,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彝陵大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吴军大败蜀军虎亭,刘备逃奔白帝城。彝陵大战后,陆逊名振三国,人们把宜都郡的“夷道战”改为“陆逊城”,年长日久,人们又把“陆逊城”叫“陆城”了。明朝的钱塘名士彭颖来宜都一游,曾留《陆逊城》的诗一首,可以为证。诗云:“天意亡刘不可争/故叫孺子获功名/大星未陨原头夜/安得而今唤陆城”。
明成化六年(1470)在旧址重筑土城,周长六百五十丈,高一丈二尺,设五门,东门名为朝天,南为迎薰,西为太平,北为临川,东北为合江。明万历四年(1576)改土城为砖石城墙,周长五百余丈,高二太丈,仍立五门,设楼橹十二座。明崇祯十六年(1643)农民起义军张君用部攻城时,城门被毁,占据县城于城外挖掘护城河一条。清康熙年(1662)修复城门,十三年(1674)滇军占据县城时城门又被毁,并将护城河疏通为宽数丈、深万丈的壕沟。康熙三十六年(1697)和嘉庆十九年(1814)分别增修和重修城门。到同治四年护城河已渐淤塞。民国26年因街道狭窄,城区不断扩大,城墙渐废,县城驻军和民众将西门至南门城墙拆除,用城墙之砖石,建成中山路,抗日战争胜利后,又以江边至南门建设一条街道,名为“胜利路”。到1949年全镇有东正街、西正街、南正街、善堂街、胜利路等街道和30余条巷子。1959年将狭窄的以石板铺面的东正街、西正街,扩建为18米宽的街道。1979年2000年城区先后新建了城乡路、长江大道、清江大道、城河大道、园林大道、五宜大道、滨江路七条主干道和七条次干道,修建了陆逊广场、人民广场、文峰公园、滨江公园、龙山公园,1982年城区面积为1.93平方公里,至二OOO年达到6.7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增大三倍多。
二、区划变更
清同治四年(1865),在全县境内的十四铺中,陆城是县总铺,辖城内一保,城外一保二甲,民国19年(1930)全县分为四区,陆城为一区署所在地。
1949年7月,全县解放,1950年建立街政权,设立城关区人民政府,办公地点在清江路的陆城一小校门旁边(原福星中学后门旁),陆城共七个街。1953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区(镇)、乡的命令,全县划分为9区和城关镇,城关区更名为城关镇人民政府,办公地点设在桥河豆作社对面,时城关镇辖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第四街。1955年三江村划归城关镇管辖,1958年三江大队改为三江人民公社,下设4个大队。1966年由三个街分成五个居委会,1975年五个居委会合并为三个居委会。1981年6月,经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将城关镇更名为陆城镇,办公地点迁至西正街东段的聚春酒楼与楠木岭之间(胜利路),时陆城镇辖清江居委会、东风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和解放生产大队、三江生产大队。1985年11月16日,经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对乡镇范围进行了调整,陆城镇辖村民委员会六个,即:三江村、解放村、丰家店村、中笔村、尾笔村、全家店村及三个居民委员会。1987年9月,全县撤区并乡时,原姚店区的花庙乡、十里铺乡共16个村划归陆城管辖,时陆城镇人民政府辖22个村,3个居委会,农村片设三个管理区,城郊管理区含三江、解放、全家店、丰家店、中笔、尾笔六村,十里铺管理区含龚家畈、十里铺、仙帝庙、许家店、腰店子、宝塔湾村六村,花庙管理区含车家店、大路湾、花庙堤、清圣庵、驿马冲、太保湖、黄家河、亮家垴、黄泥堰、龙窝十村。此时,机关迁至清江大道38号(解放村刘家台子)。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宜都县撤销,成立枝城市,陆城镇改制为陆城街道办事处,1999年1月枝城市更名为宜都市,陆城仍保留街道办事处体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