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是哪的人

如题所述

河北省大名县人。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本名邓丽筠,是台湾至亚洲地区均有广大影响力的指标性音乐人物。1967年发行第一张个人唱片专辑,1970至80年代在华语地区达事业高峰,之后又在日本乐坛发展并大获成功,影响力遍及台湾、日本、中国大陆、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朝鲜半岛等。1990年代初淡出乐坛。

邓丽君生于外省家庭,因父亲是中华民国国军军人,邓丽君毕生致力慰问国军官兵,故又有“军中情人”之称。1995年气喘发作猝逝于泰国清迈;身后台湾与香港歌坛分别颁发金曲奖特别贡献奖及金针奖以纪念“一代巨星”的光荣成就。

扩展资料:

早年生活——

1953年1月29日的清晨,邓丽君在中华民国台湾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出生。父亲邓枢是河北省大名县大街乡邓台村人,因第二次国共内战而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的国军军官,母亲赵素桂则是山东省东平县人。

父母以“丫头”作为邓丽君满月前的诨名,邓枢其后请部队中颇有学问的杨姓军官,为她取名丽筠,虽然本字应念“云”音,但家人与邻居把“筠”字发“均”字音(与“君”亦同音),故邓丽君就成为她日后投身歌唱事业的艺名。她在家中排第四,有三兄一弟。

及至两三岁,邓丽君随家人先后迁居台东县池上乡及屏东市。1959年,父亲退役,举家迁往台北县芦洲乡(今新北市芦洲区)眷村,而邓丽君入读芦洲国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7

邓丽君祖籍:中国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父亲邓枢祖籍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邓台村,邓丽君的父亲邓枢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母亲是山东人。邓丽君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兄长。

歌手资料: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中国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

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从而开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同名主题曲而在台湾成名。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1974年凭借日文歌曲《空港》获得日本唱片大赏“新人赏”,并由此奠定其在日本的演艺事业基础。1976年于香港利舞台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1980年当选台湾金钟奖首位最佳女歌星。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受邀于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等地举行演唱会。1983年举行华人歌手首次巡回演唱会,此后终止商业演出活动。1984至1986年间,先后以《つぐない》、《爱人》、《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三次获得日本有线大赏和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奖项。1987年起呈半隐居状态并淡出乐坛。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支气管哮喘发作于泰国清迈逝世;同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追认授予邓丽君“金针奖”;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日本有线大赏、日本唱片大赏分别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1996年,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2007年,邓丽君成为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大众音乐殿堂”表彰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名:邓丽筠 半世纪,十亿个掌声的天籁女子

英文名: TERESATENG

生日:1953年1月29日

星座:水瓶座

生肖:蛇

血型:O型

籍贯: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出生地: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身高:167cm

喜欢的颜色:紫色、桃色系列

喜欢的食物:猪脚、辣的食物

最感谢的人:家人,尤其是母亲

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褒忠乡田洋村。

1958年至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

1963年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

1964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

1966年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1969年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演唱中视开播首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及主持视《每日一星》节目。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

1970年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荣誉。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在港拍电影《歌迷小姐》。

1973与日本“宝丽多”机构签约赴日发展。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

1974年以《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

1977年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一位金唱片得主。

1978年个人大碟《邓丽君GREATEST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于日本

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

1979年“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赴美

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

1980年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邓丽君身在美国,然而其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据悉,连小平同志也甚为欣赏邓丽君独特的演绎方式。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十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

1981年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与李季准主持金钟奖典礼。在香港利舞台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记录六月于台湾义演,“台视”播出长达一百二十分钟《君在前哨》特别节目。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她所灌五张个人大碟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历届金唱片记录。

1982年于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

1983年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当寻十大杰出女青年”。推出广东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闻。

1984年在东南亚各地举办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内接近一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记录。邓丽君也因此获得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年度有线大赏”、“最受欢迎歌曲赏”,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赏”之“最优秀歌唱赏”。其卓越成就,为中华民族添上一抹缤纷艳丽的光彩。

1985年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十四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记录。《爱人》一曲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首次参与电视剧演出《爱人》一曲更成为该剧主题曲。八月返台与张菲主持“反盗录、反仿冒”义演晚会。十二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

1986年主持台视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再度以大热门姿态顺利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

1988年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逝专程返台吊唁。

1989年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邓丽君应邀出席,并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

1990年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

1991年赴港为“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作慈善表演嘉宾。

1992年推出《难忘的TERESATENG》专集。

1993年三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SHOW“龙门阵”嘉宾。

1994年参加华视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所举办的“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之公开演出。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1995五月八日因气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享年四十二岁,五月二十八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金宝山“筠园”。

歌曲 :

《往日情怀》

1 甜蜜蜜

2 美酒加咖啡

3 酒醉的探戈

4 何日君再来

5 漫步人生路(粤语)

6 丝丝小雨

7 小城故事

8 又见炊烟

9 夜来香

10 再见,我的爱人

11 月亮代表我的心

12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13 在水一方

14 一个小心愿

15 你怎么说

《往日情怀(二)》

1 千言万语

2 我只再乎你

3 偿还

4 恨不相逢未嫁时

5 难忘初恋的情人

6 风从哪里来

7 逍遥自在

8 九月的故事

9 恰似你的温柔

10 云河

11 独上西楼

12 世界多美丽

13 小路

14 海韵

15 我一见你就笑

16 奈何
半世纪,十亿个掌声的天籁女子
中国的流行音乐其实已经走过了不太短的道路,近百年了,循着路上步履匆匆的足迹,你无法绕开这样一个名字———邓丽君(1953/1/29—1995/5/8)。

今天是邓丽君小姐诞辰50周年纪念日,回顾她的一生,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无庸置疑的是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她演唱的歌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以妙不可言的邓式唱腔和完美的演唱技巧,带领人们走进真、善、美的艺术境界里,这么多年过去了,十亿个掌声依然如故,人们由衷地喜爱她,难忘她,怀念她。———惊鸿

读者:我只在乎你

许多年前,一代人被她的甜美歌声深深陶醉。许多年后,这一代人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年、老年。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从某家店铺飘进耳朵,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隔世地想起自己青涩的初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国通俗歌坛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她那样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如影随形地陪伴如此多人的歌星。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通俗歌星、歌后层出不穷,但是,大浪淘沙,能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已经不多了,可邓丽君依然光芒四射。用国语、粤语、闽南语、日语、英语演唱均熟练自如、风格各异的几百首经典歌曲足以让那些一辈子只唱了一两首成名曲之后就销声匿迹的歌星汗颜。而且我们欣赏邓丽君最大的困难就是打着灯笼也很难找到一首难听的歌。正如台湾电视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仲先生所言:邓丽君的歌老少咸宜,从懂话的两岁娃娃到两百岁的老人都爱听!

神奇的邓丽君,她浓缩了历史,一个人完成了正常情况下好几代人才能做完的历史问卷。很多港台和内地通俗歌手的所谓个人风格在她清纯自然的形象面前都显得做作可笑,唯一看似可行的办法就是远远地绕开她,有时还假装无视她的存在,心里却不得不服。

在这座高峰前,很多明星如梅艳芳、王菲亦只能位居其次(至少王菲曾坦言她最愿学的歌手就是邓丽君)。至于被誉为玉女、备受推崇的范晓萱,唱《甜蜜蜜》的水平简直不能相提并论。尽管多年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用所谓“酒廊情歌”、“靡靡之音”来贬损她,可是贬来贬去除了更加反衬出邓丽君的无法超越外,所谓的天后阵营至今仍未见可与之比肩的超级巨星。

邓丽君的歌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如高山飞瀑、潺潺溪流。人们欣赏她只要靠审美本能而无需绞尽脑汁。其实艺术的共同点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到自然成,就像夜来香开放一样顺理成章,毫无斧凿痕迹,但又比任何设计和精心包装来得更出其不意、妥帖、周密。今天许多歌手唱的歌缺乏感染力,就在于属于包装的东西太多了!这就好比本来相貌平平的小姐太太硬是靠整容术增添了几分姿色,却总让人觉得缺点内涵。

记得自己曾经对高胜美的歌十分欣赏,以为这就是最好的通俗歌曲,后来才感到十分脸红。在一个拥有邓丽君的民族和国度,居然到处可以听到那么多不知所云的通俗歌曲,想来实在是悲哀。有些影视明星从来没唱过歌也来个“演而优则唱”,更有些歌手得了一点奖就盲目地妄自尊大,连自己究竟算老几都没搞清楚,自以为干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翻了半天跟斗还在如来掌心。

所幸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虽然无缘与邓丽君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现代高科技使我们又可以回过头来重新复习邓丽君了,惭愧之余,激动之至。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平心而论,论美貌邓丽君不能说是风华绝代,但她的歌却实在让人难以拒绝。

可是,邓丽君这样的女人在今天是越来越少了,街上的女人越来越妖冶、越来越性感,满足男人们古典情怀的女人几近绝迹了。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倘若苏东坡和后唐主李煜还健在的话,也必将惊异于邓丽君对《但愿人长久》、《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独上西楼》超凡的倾情演绎。

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年后,甚至一百年后,邓丽君的歌依然会被我们的后辈传唱不衰。她的声音绝不会因为离开我们而消失。

伊人离开我们已近八年,我们还得要好好地活下去。醍醐灌顶的歌声使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感情挫折时平添信心和勇气: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曾经真有其人。 ■胡迎春

网络:再见,我的爱人

惊鸿(北京):拿任何歌手和邓丽君对比都是徒劳的:从未有过像她这样全面的歌手能驾驭各类歌曲而且都很好很好;而就其成就之高和影响之广来讲也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从未在媒体上对她有公开的宣传,而她的影响却比现在铺天盖地的“天王、天后”还要大得多。我想如果有一天她得到公开的公正的定位后,也许我们会见到中国会有流行歌曲的最高奖————邓丽君金奖,就像其他领域的梅兰芳、侯宝林奖一样。

简单笼统地说吧,她的声音特色是受众最广的(不但唱歌而且说话也像唱歌般好听!),她的艺术境界是出神入化的,她为人是爱国而传统的,如果要选择一个可以代表中国的声音那只有她!

只是想说她是完美的。

Ruru954(台湾):我觉得邓丽君的笑容,是我所看过最美的。有人说,听邓丽君的歌,不用看人,也觉得邓丽君一定是微笑着在唱这首歌,这种可以让人由歌曲直接联想到一个美好画面的,大概只有邓丽君有这个能耐。

然而邓丽君不只令人能够联想,当看到她演唱的画面时,更让人觉得整首歌已经和整个人结合为一体,分不开,特别是邓丽君的眼神。许多人唱歌只顾着看镜头,嘴巴张着一个劲笑,邓丽君不是,她的眼神灵活而多变,唱到快乐时往上扬,好似天上洒下了的阳光吸引住她,在几个转音中眼神朝下望,透出一丝丝害羞,偶尔用手拨一下头发,短发时则是将头轻轻一扬,把遮住视线的发尾甩开,那双大眼从后面又透了出来,邓丽君唱歌时眼光中充满自信,温柔,深情款款,特别是合上再张开那一刹那,释放了无限千娇百媚,顾盼生姿,当她边唱着边透过镜头看着你时,好像能看透你后,再将歌声灌入你的心田中。

如果有人问:中国女孩应该是什幺样的?可以很肯定地回答,就是像邓丽君那样。

Antonio(台湾):在演艺圈,有许多许多成名后趾高气扬的歌手,唯有邓丽君不管她多受欢迎,依然维持她谦和温柔。

Jrnjr(南京):邓丽君给我们的是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善美。

Jaffery-liu(上海):我读高二的时候偶然看到邓丽君1985年在日本NHK演唱会的影像,马上被迷住了!从此,我发誓要自学日语,把她演唱的日语歌全部翻译出来介绍给不懂日语的歌迷朋友。我要把我的网页办成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把邓丽君介绍给全世界……我很赞同荒木先生的评论,评论的标题是《歌唱出日本的心声》,荒木先生说邓丽君的歌声流露和传递着日本消失了的曾经有过的甜美和深情,把这两个内容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为什么您在日本会成为“跨世代的巨星”,为什么您翻唱人家日本名歌星的首本成名曲依然会深受日本歌迷的喜爱。

Solosin5352(江苏):听了这么多年的歌,还是觉得邓丽君最好!

吹笛牧童(台湾):没有谁能打败邓丽君,只有她自己……

雨田(吉林):邓丽君的唱腔清丽脱俗、柔情百转,能满足各种不同年龄听众的需求,虽然被“封杀”多年,但真金不怕火炼,经典永远都是经典,好的音乐无论任何阻挠,她都会茁壮成长、生机盎然。

柳青青(广东):岁月的狂沙掩不住您的美丽与光华,祝您永远快乐!再送上一段环球唱片的评语:“在华语歌坛,邓丽君是最有代表性,她以甜美柔情的声线,唱出首首委婉动人的乐曲,以小调式中国旋律,令每一个人心灵悸动。邓丽君是最能代表中国人社会的女歌手,她的多首经典乐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都是令人无法忘怀的作品,邓丽君把中国的音乐带至世界各个地方,令音乐更加打破国界的限制,自由平等地送入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本报:何日君再来

五十年岁月,不过浮生一掠。浪花淘尽英雄,何况秋风秋雨。历史长河中,能铭记于中流砥柱的名字少之又少,但若论华人歌者,邓丽君当之无愧站在二十世纪歌坛之巅,论唱功论才艺论影响,试问神州大地,谁与争锋?

如果不是1995年暮春的一次恍惚,邓丽君今天已届50。红颜总遭天妒。

1953年1月29日,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龙岩村的三合院中,邓丽君出世。“丽君”此名,是邓爸爸军中的袍泽提议仿效宋朝那位当上宰相的奇女子“孟丽君”而取,一个古代的传奇名字,在现代得到不让古人的延续。

在20世纪最后一年,香港电台综合专业推介与民意选出的“20世纪十大中文歌曲”,邓丽君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昂首入选。而在当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日本纷纷举行的20世纪不朽名曲选举活动中,邓丽君是唯一一位在三地都有歌曲获选的歌者。20世纪的歌坛灿烂星光,几乎被她一人独占。

但我对邓丽君另一首名曲《何日君再来》,怀有更深的情意结。那是在16年前,父母从香港旅游回来,带了一盒《邓丽君NHK演唱会》的录像带,入境时却被审查,并抹掉了其中一首歌曲,就是《何日君再来》。这首美丽的歌曲不幸香消玉殒,只留下长达五分钟的屏幕雪花,和老式电视机前的一个无知少年的疑惑。这样凄美的歌曲,难道从它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这种悲剧的结局?

《何日君再来》的命途多舛,也可算是华语歌曲的经典冤案。这首带有浓重探戈味道的歌曲,出生于1936年,是由创作过无数爱国抗战歌曲的作曲家刘雪庵为一部广告宣传歌舞片《三星伴月》所写,而导演方沛霖未经刘雪庵同意,就让编导黄嘉谟填写了歌词,对此刘雪庵极为不满,但碍于朋友情面未公开抗议,却为他将来的坎坷命运埋下伏笔。

1939年香港一部抗战电影《孤岛天堂》将《何日君再来》选为插曲(黎莉莉演唱),描述青年男子参军前与女友依依不舍的情景,歌曲韵味恰到好处。此后这首歌被李香兰翻唱并收入唱片,很快就家喻户晓,所以至今许多人仍认为《何日君再来》是李香兰首唱的经典歌曲。

转眼到了文革期间,这首流传极广《何日君再来》被别有用心的人配上有政治意味的歌词,一时风行。当时更有人指这首由李香兰唱红的歌曲是刘雪庵为汉奸所作。刘雪庵就因这首移花接木的《何日君再来》被错划为右派,关进“牛棚”22年,受尽折磨导致双目失明,文革结束9年后才获平反,冤案因此产生。

《何日君再来》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因邓丽君的翻唱进入大陆而再度走红,却被错误认为是“精神污染”、“汉奸歌曲”因此被禁,同样是一桩历史冤案。如今刘雪庵被平反,《何日君再来》已解禁,其中体现出的开放与包容,值得人民欢欣鼓舞,改变使人进步。

但事过境迁后回头一看,《何日君再来》太过冤枉。作曲家刘雪庵创作了包括《流亡三部曲》在内的大量爱国歌曲,获得全国人民一致赞誉;演唱者黎莉莉,不仅是当时的著名影星,更是被誉为“龙潭三杰”的优秀共产党员钱壮飞的女儿;电影《孤岛天堂》更是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爱国电影,虽然《何日君再来》歌词略为轻佻,不算根正苗红,但也确实不应该被禁。

而邓丽君与《何日君再来》,除了因名字都有一个“君”字显得有关联外,连命运都有相似。邓丽君15岁因为要出境演出而被台湾当局强迫加入情报员组织(这在当时艺人中很常见),但并未从事间谍活动。在其逝世以后,却被一些人诬陷为某某党间谍,实在冤枉之极。而这也造成了她直到生命最后一天,依然行动受限,没能为千千万万喜欢她的歌迷们献唱,这是歌迷和歌者的双方面损失。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清迈结束了她美丽而短暂的一生,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耳畔响起的第一首歌,就是《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确实可作为邓丽君一生的微雕,对爱情的向往,对时光的悲叹,做平凡人的梦想,和做歌女的哀伤,都蕴涵在这短短的三分钟里,最惹人怜的是,这首歌与邓丽君一样,虽然都红遍了整个华人地区,却不得其正门而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01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祖籍为河北邯郸大名县邓台村,生于台湾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邓丽君起因形象高贵、亲切、成熟,令她逐渐成为80年代的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巨星的天王巨星。是一位在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台湾歌手,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名的华语和日语女歌手之一。在《新中国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评选当中》,邓丽君被选为港台最有影响力的艺人。据统计邓丽君的唱片销售量已超过4800万张
第4个回答  2019-11-19
邓丽君·河北省大名县人,1953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在很多人心目中邓丽君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女歌手,她将永远拥有这一地位。她的魅力就蕴藏在那甜蜜的嗓音和极富感染力的演唱中。
邓丽君
(1953-1995)
˙本名:邓丽筠
˙英文名:Teresa
Teng
˙生日:1月29日
˙出生地: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血型:O型
˙星座:水瓶座
˙身高:165
cm
˙家庭状况:父已殁母健在,上有三位兄
长下有一弟
˙兴趣:唱歌、跳舞(热门舞蹈、迪斯可)
˙最喜欢的颜色:紫色、桃色系列,舞台
装与家居服大多为此一色系
˙最喜欢吃的菜:空心菜
˙最喜欢的饮料:冰开水
˙最喜欢的花:
玫瑰
˙最喜欢的运动:网球
˙最喜欢的一本书:齐瓦哥医生
˙最欣赏的电影明星:劳勃瑞福
˙最欣赏的歌手:
黛安娜萝丝
˙最崇拜的人物:南丁格尔
˙最想感谢的人:母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