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在文学上的共同特征

如题所述

一、高度的理想主义,浓郁的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作家由于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大都不屑于对现实做精确的描绘和细致的刻画,而是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以幻想中的世界来否定和批判现实。也因为如此,浪漫主义曾经一度被有些人称作“理想主义”。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就是反抗暴君和专制制度的民主战士的理想化身。
在对待理想的追求上,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有着原则区别。前者敌视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害怕民族解放运动,常把中世纪的宗法社会理想化,有的甚至钻进神秘主义;而后者的理想往往与反封建的民主运动或民族解放密切相连,表现出鼓舞人心的战斗力量。
由于偏重于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主张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压制情感、崇尚理性的倾向,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观情感在创作中表现地特别强烈,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积极浪漫主义者喜欢用瑰丽多彩、气势磅礴的语言来表达,显得诗意浓厚,格调高扬;消极浪漫主义则常常“坠入自己内心世界的深渊”,用晦涩、神秘和朦胧的语言来表现消极悲观、哀怨厌世和颓废的情调,谱写“感伤的诗”。
二、非凡的人物形象,突出的个人意识
浪漫主义作家大多处于同社会对立的地位,强调表现个人的思想和生活,肯定个人对社会的反抗,追求个性自由,致力于非凡人物的刻画。积极浪漫主义注重塑造反抗暴政、疾恶如仇的“拜伦式英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人物,思想保守,忧郁厌世,是逃避现实的个人主义者。
三、讴歌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者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明,接过卢梭提出的“回到自然”的口号,把大自然作为描写和讴歌的对象,用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的“丑”对比,以此作为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积极浪漫主义通过歌颂大自然抒发对自由的渴望,消极浪漫主义将大自然作为逃避现实的灵魂“避难所”。
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民间文学有助于唤起民族意识的觉醒,符合当时的民主要求,迎合了浪漫主义的理想和要求。同时,消极浪漫主义通过对民间创作的研究,发出对失去生活的哀叹,要求回到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统治时期。
四、浪漫主义追求离奇的情节,抒写鲜明的夸张的个性形象,喜好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喜欢用大胆幻想,极度夸张,强烈对比等表现手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9
浪漫主义文学的共同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第2个回答  2011-12-29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管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