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类联考 论证逻辑

逻辑类联考 论证逻辑e选项 怎么强调了因果倒置的

1、中文写作中的论证有效性分析本身即是对逻辑缺陷的识别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对原文推理过程及论证方法的阅读是重中之中。一些典型推理特征,有助于考生快速进行缺陷定位。比如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等。同时,对于一些在表达特征上易混的推理,要借助逻辑中的学习加以强化。比如“不当对比”和“不当类比”。 2、逻辑可以从近年考试中的真题入手,反复研究,研究出题的思路和常见的选项设错方式,将做错的题目归类在一起,研究选错的原因,将知识漏洞补充上去;后期做高质量的模拟题,培养对陌生题目的语感;注重逻辑的“形式性”,抓取关键信息,快速找到题目的题眼和逻辑结构;做整套题,合理安排逻辑的答题时间。 3、中文写作是考生之前备考忽略的模块,很多人误认为写作只要考试之前背点范文就可以,殊不知,这样做,会得一个很低的分数,考生一定要练习完成近十年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真题,形成自己的写作基本套路,准备两个标准的开头和结尾,这样在考场上,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同时,写完文章之后,一定要去改写,否则这样的练习也是毫无意义的。针对论说文,要去积累一些比较优秀的文章,可以多去读一些媒体的评论性文章,增强自己论证方面的能力。 4、要完成至少十套的模拟题训练,培养考场感觉,适应考场节奏,同时要注意练习答题顺序和各个模块的时间分配,这样在考场上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考生的整体学习规划建议】 1、学习的第一阶段(~2015-6),以逻辑为主,写作为辅。这一阶段,逻辑的主要任务是细致地学习相关推理知识与技巧,而写作则是强化阅读为主要学习方向。 2、学习的第二阶段(2016-7~8),逻辑与写作同步强化。以逻辑中的知识来指导论证有效分析的专项强化学习,以论证有效分析的方法来加强逻辑中非演绎推理的提升。 3、学习的第三阶段(2016-9~11),中文写作进入系统写作阶段,并对逻辑中非演绎推理的学习进行反向强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