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拓展阅读

1938年4月,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时值抗战期间,国难当头,联大的教授们深明大义,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实在不算高:“惟望每月薪金得依生活指数及战前十分之一二。无论数目之多少,总期其购买力能及战前之五十元,俾仰事俯畜,免于饥寒。”但就是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得到满足。

华罗庚教授住在昆明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全家人挤在两间小厢楼里,楼上住人,楼下安顿牲畜。夜来楼下猪马牛羊拥挤嚎叫,令人彻夜难眠。这期间,华罗庚的第三个小孩快要出生了。可是这名大名鼎鼎的数学教授除了拖着伤残的腿艰难地往返于教室和宿舍之间,实在无力去挣额外的收入,无法将妻子送进医院分娩。他们的孩子就在这间破屋子里呱呱坠地。华罗庚望着这个生不逢时的苦孩子,辛酸而不无幽默地说:“这孩子就叫光华吧,我们的钱都已经花光了。”

闻一多先生家累很重,一家8口人靠他那点微薄的工资仅能维持一周左右的生活。全家人每天就着清水煮白菜下糙米,即使这样,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闻一多有时带着孩子到野外去散步,和孩子们一起在野地里捉蚂蚱,拿回家当菜吃,还美其名曰“蚂蚱当虾米”。从北平出来,他本身就没带什么值钱的东西,家里能典卖的很快都卖光了。最后,闻一多身上卖得只剩一件旧棉袍和一件灰布长衫,一年四季替换着穿,一双布鞋也是补了又补。一位朋友实在看不下去,送了一件半新半旧的灰布夹袍给闻一多。他拿到后,竟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学家,生活困顿到这步田地,实在令人潸然泪下!

朱自清先生的家累也很重。为了度过艰难岁月,他让妻子带着家人回四川成都她的老家去。因为那里的物价要比昆明稍低一点,而他自己则长期在大伙房吃糙米、胡豆饭之类的粗食。长期的粗劣伙食使他的胃病加重,状况恶化,最终导致了朱自清先生英年早逝。在昆明,朱自清先生的生活窘迫到了连一件布棉衣都无力缝制的地步。有一年冬天,昆明天气异常寒冷,体质本来就很差的朱自清为了御寒,只好在赶集的日子去买了一件云南当地马帮里的穷苦赶马人穿的那种廉价披风,既当被褥,又当外衣用。当年的联大师生,很多人对此都有很深刻的印象。李广田曾回忆道:“三十年年底,我也到了昆明西南联大,到达后在街上遇到的第一个熟人,就是朱先生。但这次我却几乎不认识他了,因为他穿了一件赶马人穿的毡斗篷,样子太别致,我看到街上有很多人都注意他,他却昂首阔步,另有意趣。”

其实,为一日三餐奔波的远不止普通教员,校长梅贻琦的日子也过得十分拮据。他有4个孩子正就读于联大,家累确实不轻。而梅贻琦出于公心,从不让自己的孩子领取联大发给学生的生活补贴,把钱尽量满足那些更需要补贴的贫困学生。这样使得家庭经济更加捉襟见肘。梅贻琦夫人韩咏华曾不无辛酸回忆当时的一件小事,一次,家里要招待客人,又实在没钱,韩女士便跑到大街上,把孩子不穿的衣服卖掉,“一个上午买了十元,总算把这顿饭备上了。”此后,家里每况愈下,梅贻琦夫人便和潘光旦、袁复礼两教授的夫人一道做糕点,取名“定胜糕”,拿出去卖,换点钱维持家用。

1第一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从文中找出描写闻一多神态的句子写在下面,并说说起作用。
3第四段引用李广田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
4短文紧扣开头写了三位教授,最后一段为什么又写校长呢,这算不算离题?
5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华罗庚,闻一多,朱自清,梅贻琦贫困的细节。
6最后一段采用了哪一种继续顺序,有何作用??

速度最好快些~~~~~~~~~~~~~~~~~~~~~

1、为下文做铺垫,领起下文。

2、句子:笑得合不拢嘴
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的朴素精神。

3、更好的体现出朱自清的外貌和穷苦。

4、不算,因为前面写的是三位教员,结尾写校长具有总结作用。

5、①华罗庚望着这个生不逢时的苦孩子,辛酸而不无幽默地说:“这孩子就叫光华吧,我们的钱都已经花光了。”
②最后,闻一多身上卖得只剩一件旧棉袍和一件灰布长衫,一年四季替换着穿,一双布鞋也是补了又补。
③朱自清为了御寒,只好在赶集的日子去买了一件云南当地马帮里的穷苦赶马人穿的那种廉价披风,既当被褥,又当外衣用。
④一次,家里要招待客人,又实在没钱,韩女士便跑到大街上,把孩子不穿的衣服卖掉,“一个上午买了十元,总算把这顿饭备上了。”

6、插叙,式结构更严谨,吸引读者的兴趣,使内容更丰富。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5
1、为下文做铺垫,领起下文。

2、句子:笑得合不拢嘴
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的朴素精神。

3、更好的体现出朱自清的外貌和穷苦。

4、不算,因为前面写的是三位教员,结尾写校长具有总结作用。

5、①华罗庚望着这个生不逢时的苦孩子,辛酸而不无幽默地说:“这孩子就叫光华吧,我们的钱都已经花光了。”
②最后,闻一多身上卖得只剩一件旧棉袍和一件灰布长衫,一年四季替换着穿,一双布鞋也是补了又补。
③朱自清为了御寒,只好在赶集的日子去买了一件云南当地马帮里的穷苦赶马人穿的那种廉价披风,既当被褥,又当外衣用。
④一次,家里要招待客人,又实在没钱,韩女士便跑到大街上,把孩子不穿的衣服卖掉,“一个上午买了十元,总算把这顿饭备上了。”

6、插叙,式结构更严谨,吸引读者的兴趣,使内容更丰富。
第2个回答  2011-06-09
有点难度啊~~~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10993.html?wtp=tt

第3个回答  2011-06-13
这篇文章叫什么名字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