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做文言文翻译解释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文言文基础篇
一、常用文言词语解释
《与朱无思书》
1、从流漂荡 2、水皆缥碧 3、猛浪若奔
4、负势竞上 5、互相轩邈 6、泠泠作响
7、嘤嘤成韵 8、蝉则千转不穷 9、鸢飞戾天者
10、经纶事务者
《五柳先生传》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每有会意 3、亲旧知其如此
4、造饮辄尽 5、期在必醉 6、曾不吝情去留
7、环堵萧然 8、箪瓢屡空 9、宴如也
10、不戚戚于贫贱 11、不汲汲于富贵 1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13、衔觞赋诗
《马说》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不以千里称也
4、一食或尽粟一石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才美不外见 7、食之不能尽其材 8、策之不以其道
10、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1、执策而临之 12、其真无马邪
《送东阳马生序》
1、无从致书以观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走送之
4、不敢稍逾约 5、既加冠 6、益慕圣贤之道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8、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9、尝趋百里外 10、援疑质理 11、礼愈至
12、俟其欣悦 13、负箧曳屐 14、四支僵劲不能动
15、媵人持汤沃灌 16、同舍生皆被绮绣 17、腰白玉之环
18、右备容臭 19、烨然若神人 20、略无慕艳意
21、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
《小石潭记》
1、水尤清洌 2、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怡然不动 5、 尔远逝 6、往来翕乎
7、斗折蛇行 8、其岸势犬牙差互 9、凄神寒骨
10、悄怆幽邃 11、以其境过清
《岳阳楼记》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乃重修岳阳楼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横无际涯
6、朝晖夕阴 7、百废具兴 8、前人之述备矣
9、然则北通巫峡 10、南极潇湘 11、迁客骚人
12、若夫淫雨霏霏 13、连月不开 14、日星隐曜
15、樯倾楫摧 16、薄暮冥冥 17、则有去国怀乡
18、忧谗畏讥 19、至若春和景明 20、波澜不惊
21、沙鸥翔集 22、郁郁青青 23、而或长烟一空
24、静影沉璧 25、此乐何极 26、宠大辱偕忘
2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9、或异二者之为 30、把酒临风 31、先天下之忧而忧
32、后天下之乐而乐 33、微斯人 34、吾谁与归
《醉翁亭记》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云归而岩穴暝 6、晦明变化者 7、野芳发而幽香
8、佳木秀而繁阴 9、伛偻提携 10、杂然而前陈者
11、宴酣之乐 12、非丝非竹 13、觥筹交错
14、颓然乎其中者 15、树林阴翳 16、太守谓谁
1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①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
②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③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④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⑤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⑥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⑦皆生寒树(“寒”: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
⑧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上的意思)

二、一词多义
1、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消失)   
2、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3、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4、百 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5、直 直视无碍(一直)   争高直指(笔直)   
6、负 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7、穷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穷冬烈风(深)

三、古今异义
①许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戾 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④穷:古义: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贫穷。   
⑤奔: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   
⑥窥:古义:看,观察,侦探。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五柳先生传》
一、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二、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 有的人   今:或者   
6. 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作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

三、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4.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左右】   
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1、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

《马说》
一、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 只是  
(2)才美不外见: “ 见 ” 通 “ 现 ”,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材 ” 通 “ 才 ”,才能。“食”通“饲”,喂   
(4)其真无马邪: “ 邪 ” 通 “ 耶 ”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   
(5)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食"通“饲”,饲养;喂养。
二、古今异义
1、是: 古义: 这样的.例: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2、安 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3、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4、或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5、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例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6、食 古义:通“饲”喂养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吃。   
7、策古义:马鞭 今义:策划,策略
三、一词多义
1、之: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宾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鞭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 ——自《木兰诗》)。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并列,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5、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6、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即使。   
7、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8、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四、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送东阳马生序》
一、词类活用
1、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   
2、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3、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4、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5、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二、古今异义
1、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2、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3、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4、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5、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6、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7、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8、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因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9、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 小兵)   
10、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11、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12、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 今义:填满 填充)   
13、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三、同义复词
 1.假=借 :借   2.叩=问 :请教   3.沃=灌 :浇洗   4.廪=稍 :米粮   5.叱=咄 :训斥,呵责   6.欣=悦 :高兴,快乐
四、一词多义
1、以:(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3.患:(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1)所以,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3)颜色(课外)   
9.而:(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承接:(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或 :(1)有时(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   
12.慕 : ①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②羡慕(略无慕艳意)
五、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   
2、媵人持汤沃灌,(灌:通“盥”,浇洗)   
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小石潭记》
一、古今异义
1、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可: 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6、布: 古义:映。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 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今义:允许。   8、佁(yǐ)然: 古义:呆呆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二、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出现。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7、以 (1)因为。以其境过清;(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卷石底以出;   (3) 把。全石以为底。   
8、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修饰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10、环(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11、为(1)作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
三、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玩乐。

《岳阳楼记》
一、词多义
1、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嗟夫 表句尾感叹   
2、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3、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表示程度深   
4、或:1)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2)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5、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6、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3)才通人 通过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   
7、则: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判断词,是 2)然则北通巫峡 连词,那么   
8、和:1)政通人和 和乐   1)春和景明 和煦   
9、居: 1)居庙堂之高 处在   2)面山而居 居住   3)不可久居 停留
二、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   
8.微斯人,吾谁与归(语序应为“吾与谁归”,宾语前置)
三、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8.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9.作文(古:写文章 今: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12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四、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醉翁亭记》
一、一词多义
1、乐: ①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第二个乐)乐趣   
2、归: ①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② 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   
3、谓:①太守自谓也:命名 ②太守谓谁:为,是   
4、也:①环滁皆山也:表陈述 ②山之僧智仙也:表判断 ③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   
5、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②佳木秀而繁阴: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   
6、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②临溪而渔:来到   
7、乎:①在乎山水之间也:于 ②颓然乎其间者:在   
8、而: 1. 表并列 2. 表承接 3.表递进 4.表转折 5.表修饰   1、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承接   2、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3、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   4、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5、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6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并列   词类活用  
 
二、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3)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翼然临于泉上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自号曰醉翁也 (号:名词作动词,称呼)  
(7) 鸣声上下(上下:方位名词作副词,到处)
三、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3、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   
4、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

《满井游记》
一、一词多义  
1、乍: 波色乍(zhà)明 (初,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á)也 (突然,忽然)   
2、作 冻风时作 (刮起)   属予作文以记之(写)   
3、鳞   鳞浪层层 (名词作状语,像鱼鳞似地)   呷浪之鳞 (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鱼鳞,这里指鱼)   
4、然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的样子)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然而)   
5、虽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虽然)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死则已后矣 (即使)   
6、得   欲出不得 (能,能够)   悠然自得: (得意)   得道多助 (施行)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通“德”,感激)   
7、时   冻风时作 (时常)   时而献焉 (到时候)   
8、之  脱笼之鹄 (助词,的) 倩女之靧面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郊田之外 (限定关系,以) 局促一室之内(限定关系,以)
  
二、词类活用   
1、泉而茗者 :名词作动词 煮茶   
2、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罍:名词作动词 举杯   

三、古今异义   
披风——古义:在风中散开。今义: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   
许——古义:表约数。今义:许可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这是我们的提纲,你自己去看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5
送东阳马生序: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办法得到书来看,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亲自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交往,(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隆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还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女仆拿来热水(给我)浇洗手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缨帽带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佩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那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送来冬夏服装,(这就)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了;坐在宽敞的厅堂里面诵读《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了;还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得不到解答、探求学问而得不到收获的情况了;凡是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儿,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后才能看到。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品德有没有养成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东阳马君则在太学中读书已两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见面礼物,文辞很流畅通达,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19
一.
1.。(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2.江水都是青白色 3.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4. 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5. 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6.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 7. 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 8. 蝉儿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9.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10.治理政务的人

1.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2.每次有了新的理解3.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4.只要一去总是喝光5.约定必醉方休6.要去就去要留就留7.家里四壁空荡荡的8.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9.心里很坦然10.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11.不热中于发财做官12.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时间不够 只有这么多了哈 求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6-16
《醉翁亭记》16、太守谓谁 意思:太守是谁
第4个回答  2011-06-14
滕子京被贬谪任岳州知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