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会的变迁历史

如题所述

河北省省会的变迁历史:元大都——北京——大名府(大名县)——真定府(正定县)——保定府(保定)——天津——北平(北京)——天津——保定——天津——保定——石家庄。

河北的省会变迁可以说是中国最为频繁的。

元代时,河北属于腹里,由中书省直辖。根据《元史·地理志》所载,“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也就是指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和以西的地区,即今天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的一部分。腹里其实有心腹之地的意思,因为这些地区都在元大都周边,故而极为重要,元大都是腹里的核心城市。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在北京附近设置北直隶,北直隶的范围大概就是今天京津冀三个地方的合体,明朝都城--北京位于北直隶的核心部位。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式设立直隶省(河北省旧称),巡抚驻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直隶巡抚移驻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府(今保定市),省会遂迁往保定,直至晚清,保定稳固地担任直隶(河北)首府二百余年。

1870年——1902年,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夏季在天津办公,冬季返回保定办公。

1913年,直隶省会正式由保定迁往天津。1928年(民国17年)6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10月起河北省会定在北平。1930年10月,河北省会由北平迁往天津。

晚清及北洋、民国时期,直隶(河北旧称)的政府办公地点就在保定、天津、北京三地之间频繁变化,直至1935年才再次确定保定为河北省会。

1949年,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相继成立,保定仍为河北省会。

1958年,天津由直辖市降为省辖市,再次变为河北省管辖,而河北此时正缺一个大城市来支持工业的发展,因此将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

1966年,天津恢复直辖市,因为越南战争,中苏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战争的可能性升高,而天津位于沿海很有可能成为主战场,遂将省会迁回保定,在1968年2月,河北省委决定将省会迁至形势比较稳定的石家庄。

1971年,随着保定秩序的恢复,又有人提议河北省省会迁回保定,对此,周总理批复,河北省省会驻石家庄不再迁址,石家庄便成为河北省会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