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区别

如题所述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主要区别包括:
1、针对人群不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主要针对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工作不稳定或方式灵活的就业人员,如临时工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面向拥有当地户口的无业居民,包括城镇和农村户口的居民。
2、缴费基数和费率不同。
3、缴费和待遇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不缴费则不能领取,必须缴费满15年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较低,待遇也相对较低,且政策规定满60周岁的人可以不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
4、退休年龄和待遇计算方法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通常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男女退休年龄统一为60周岁。
5、缴费补贴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参保登记。参保人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原件及复印件,到户籍地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登记。
2、选择缴费档次。
3、银行账户设置。
4、缴费。
5、待遇申领。
6、终止业务。在特定情况下,如参保人死亡或出国定居,需要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的终止。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参保对象、缴费标准、待遇享受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