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开庭后会改判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8
二审开庭后有可能改判二审开庭后有可能会改判,但需要满足原判决认定事实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其余情况人民法院一般不会进行改判。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民事诉讼中二审的规定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调解上诉案件,这是二审程序结案的一种方式。一方面,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上诉案件,因此二审调解只能由合议庭主持;一审调解可以由合议庭或者法官主持。另一方面,第二审法院关闭全案调解,不限于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可以调解当事人的原案请求。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调解原审判决的请求,也可以调解原审应当判决但不予判决的请求。此外,第二审人民法院实行并案调解。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调解不限于原请求的范围,可以调解新请求。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调解第一审合并审理的请求,也可以根据职权合并审理案件。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民事诉讼为什么二审改判很难二审上诉是否改判,需要根据案件一审判决的具体情况和提交的证据来确定。找不到新证据的,一般改判的概率不大。总体来说,二审改判的概率不超过30%或40%,这意味着二审仍然有改判的概率。按照我国民事诉讼的规定,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二审判决结果为终审,不可以再上诉。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只能够申请再审或抗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