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买菜难问题严峻,你是什么方式买到菜的?

3月28号,房东在群里看到小区门口有定点卖菜的信息,所以就一大早过去排队了,排了4个多小时的队,从早上6点多排到中午11点多。

为了解决配送力量和订单数量这对矛盾,首先申城已在帮助电商平台增加人手方面采取了一些举措。

例如各区商务部门通过协调,让符合防疫要求的保供人员顺利返岗。其次,相关部门也指导电商平台在配送资源上做了一些整合,例如有一家电商平台与餐饮企业、工厂开展对接,实行员工共享,增加了一千多人的配送力量,还有两家电商平台共享配送资源,错时经营,外卖小哥上午配送蔬菜,中午、晚上配送外卖。

顾军指出,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是巨大的,需要多业态、多模式来保证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因此应更加关注生活物资供应渠道、供应方式的多样化。

据悉,本市一些重点商业企业目前都有线上订购服务,市商务委已将相关渠道汇总梳理后提供给各区,并通过“上海商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东方购物频道也已开通了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物资电话预订热线;早餐民心工程的流动早餐车也开到封控社区门口,为市民送去各类餐食和主副食品。

据了解,目前各区都在积极协调重点保供企业推出“保供套餐”,很多街镇、社区也主动与周边超市、菜场进行对接,建立了社区团购微信群,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很多超市卖场、菜场等线下实体也与电商平台外卖人员合作,提供集采分送服务。“这些都是在努力为居民提供同样便利的采购渠道。

各个街镇也积极组织社区干部、志愿者解决’最后100米’配送难题,为封控区域的社区居民提供物资到家的配送服务”,顾军表示。

此外,在努力保障好市民的生活物资需求的同时,市商务委也继续高度重视保供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商场、超市等商业场所严格落实国家和本市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切实把好疫情防控“进门入场关”“清洁消毒关”“人员管理关”“场所限流关”“证照查验关”等五关,做好电商平台“人、货、场”的防控工作,同时也组织行业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

顾军指出,如果市民朋友们走出家门去菜市场买菜,仍要佩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1
■用团购形式,协调对接供需在众多买菜渠道中,并不为大多数人熟悉的,是直接联系拥有生产基地的沪郊合作社。目前各涉农区合作社,特别是保供单位正在开足马力保生产和配送。昨天,浦东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浦东地产农产品团购直送信息,包括35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提供69种套餐。据了解,目前浦东地产农产品团购直送日均配送量超过6000份,累计超过6万份。记者联系了几家合作社,了解到目前均可正常预订蔬菜套装。比如,上海书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被列为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农产品保供单位,提供包括青菜、生菜、西芹、黄瓜等在内的蔬菜套装,日配送量达1000份。“我们上线了社区团购小程序,需要愿意组织的团长发起团购,达到一定人数就可以下单。”合作社负责人倪清风说。记者了解到,因合作社直送基本采取团购形式,需达到一定份数才能起送,且蔬菜套餐以及包含的品种都处于变动中,最好提前电话确认。该方式需要牵头人组织开启团购,处理资金结算、食品分发等事项,建议由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协调对接供需。为提高效率,电商社区集单电商平台是许多市民习惯选择的买菜渠道。目前,很多平台设置定时预约功能,且只开放当日预约。为提高配送效率,一些平台推出社区集单服务。叮咚买菜日前推出的“叮咚邻里团”覆盖浦东600多个社区,目前还在加大覆盖范围,邻里团可以对各个小区进行集约式保供,把蔬菜、水果、肉禽蛋做成组合套餐,每天定时、定点统一配送到每个小区的自提点。目前,每个小区20单起送,可配送至小区附近自提点。上海47家盒马鲜生门店、4家X会员店、数百家封控区内的盒马邻里自提点也推出社区集单服务。由居民社区相关牵头人,针对社区住户的商品需求,集中下订单,交由盒马相关对接人员,进行集中配送。至于百姓最熟悉的商超卖场渠道,记者获悉,不少线下商超实体企业与饿了么、美团等平台开启合作,或是搭建自有平台组建物流团队进行配送。28日起,永辉浦东门店联合当地居委、街道推出“肉菜基础套餐”“水果补充套餐”“米面粮油套餐”“卫生用品套餐”等六大精选套餐。该渠道需要街道或者居委与周边商超主动对接,集采集送满足市民日常需求。增加采购量,确保市场供应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上海市区两级政府正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积极协调保供企业进一步拓宽采购渠道,开展批零对接、产销对接,增加采购量,确保市场供应。在浦东新区商务委主导下,上海最大的综合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简称“上农批”)与浦商集团合作,采取“定采集中配送”模式开展保供。上农批隶属于上市公司深圳农产品集团,在国内24个城市有35家综合批发市场和网上交易平台,它将利用全国网络市场优势,组织全国各地批发市场优质货源进入上海,浦商集团则采取点对点集配模式,快速安全分销。3月27日晚,就在上海《关于做好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的通告》对外发布之际,满载20吨新鲜蔬菜的“蚌埠海吉星上海储备菜运输车”及时到达浦商集团总仓,为第一批实施核酸筛查的浦东新区准备好生活物资。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对接相关区域,做好兜底保障。据联华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期间,他们在与区、街镇联手,继续向封控小区配送“保供套餐”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会照常营业。同时,i百联平台的“百联到家”也能满足浦东居民的线上购物需求。4月1日3时起,浦西地区将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记者从虹口区商务委获悉,虹口区已构建“政府部门+街道+企业”的三级物资保障网络。在“虹口商务”官方公众号上,每个街道都对外公布保供热线电话,也公布辖区内主要的线下超市、菜市场在非封控情况下的营业时间。徐汇区保供主力军铭言集团现有分布于徐汇区10个街道、镇的20余家菜市场。本轮疫情以来,铭言集团多位菜市场经理及员工化身“团长”,为封控小区的居民们提供代买、送菜服务。经营户的配送费用由铭言支出。
第2个回答  2022-04-01

上海买菜难问题严峻,我都是买速冻囤着。
一般来说,家庭的新鲜食品库存天数是比较低的,储存1至5天的食物就足够了。

以上海为例,购买渠道非常多,除了传统线下的菜市场、商超,还有大量生鲜电商平台,配送时效一般都是在1至3小时之内,配送运力非常充足。

由于上海整个市场非常大,商家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而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总体处于供应略大于需求的状态。因为配送到货时间比较短,所以家庭购买的订单前置时间也很短,安全库存设置得也很低,即便是发现家里冰箱没菜了,立即下单也不会耽误做饭。即便库存已经击穿至安全库存线之下,我们也不会焦虑,随时补货随时到,不存在配送延误的情况。



补货的间隔天数在2至4天左右,一些家庭拥有大容量的冰箱,间隔天数甚至可以更长。从库存控制角度看,这种场景下的库存水平是很健康的,能够最小化库存,减少持有和废弃成本。这种模型有一个前提,就是生鲜食品的供应和配送运力都非常充足。看过了之前的模式,现在我们要来重新审视模型,因为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囤积安全库存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疫情管控措施有多种,比如有“2+12”或是“7+7”,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可能的居家隔离天数的最大值来备库存(囤菜)。这些库存可以分为安全库存(Safetystock)和预期库存(Anticipation stock)。

安全库存是用于应对供应的不确定性,比如爆单情况下的缺菜,预期库存是用于对付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居家隔离。两者之间的界限未必是很清晰的,也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安全库存。

第3个回答  2022-04-01

3月28日,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第136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况。

这次涉及的筛查区域较大、居民人数较多,如何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物资,尤其是主副食品供应?

市、区两级政府也都在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积极协调保供企业进一步拓宽采购渠道,开展批零对接、产销对接,增加采购量,确保市场供应。比如,蔬菜集团积极对接蔬菜外延基地,源源不断地将各种蔬菜运输到本市。

同时,我们向各区下发了关于确保生活物资保供企业正常运营的通知,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做到“三个正常”。让保供企业正常经营。我们在超市卖场、农贸市场、电商平台、团餐配送、零售药店、城市物流配送等行业中组织了一批生活物资保供企业,开具“保供企业证明”,让这些企业包括大仓、前置仓、配送中心正常运营。让保供车辆正常通行。我们为保供企业出具“车辆通行证”,保供车辆凭通行证既可以在浦西,也可以在浦东、浦南等封控区域正常通行。让保供人员正常上岗。保供人员凭“保供企业证明”、“工作证或单位证明”以及“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和“健康码绿码”出入核酸筛查封控小区和集中居住的酒店。保供人员凭“保供企业证明”、“工作证或单位证明”优先进行核酸检测。目前,上海市几家主要电商平台都在正常经营。

此外,生活物资买得到,也要拿得到。目前,除了电商平台,上海市主要实体商业企业也都开辟了线上订购渠道。所以,在封控区域,我们还是引导线上订购,通过集采集配集送,将生活物资送到小区门口,实现无接触配送。

最后,我想请广大市民朋友安心放心,上海市主副食品货源充足、供货渠道畅通,相关部门做了充分准备,采取了多项保供稳价措施,各区将组织力量把必要的生活物资配送到小区。请大家放心,市民如有困难,可向您所在区域的24小时服务保障热线反映。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居民群众的生活物资要求。

第4个回答  2022-04-01

上海买菜难问题严峻,我都是买速冻囤着。一般来说,家庭的新鲜食品库存天数是比较低的,储存1至5天的食物就足够了。

以上海为例,购买渠道非常多,除了传统线下的菜市场、商超,还有大量生鲜电商平台,配送时效一般都是在1至3小时之内,配送运力非常充足。由于上海整个市场非常大,商家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而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总体处于供应略大于需求的状态。因为配送到货时间比较短,所以家庭购买的订单前置时间也很短,安全库存设置得也很低,即便是发现家里冰箱没菜了,立即下单也不会耽误做饭。即便库存已经击穿至安全库存线之下,我们也不会焦虑,随时补货随时到,不存在配送延误的情况。补货的间隔天数在2至4天左右,一些家庭拥有大容量的冰箱,间隔天数甚至可以更长。从库存控制角度看,这种场景下的库存水平是很健康的,能够最小化库存,减少持有和废弃成本。这种模型有一个前提,就是生鲜食品的供应和配送运力都非常充足。看过了之前的模式,现在我们要来重新审视模型,因为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囤积安全库存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疫情管控措施有多种,比如有“2+12”或是“7+7”,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可能的居家隔离天数的最大值来备库存(囤菜)。这些库存可以分为安全库存(Safetystock)和预期库存(Anticipation stock)。安全库存是用于应对供应的不确定性,比如爆单情况下的缺菜,预期库存是用于对付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居家隔离。两者之间的界限未必是很清晰的,也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安全库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