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坐着公交去酒吧”的社会现象,为何会出现“双标”的消费行为?

如题所述

有人说骑自行车逛酒吧,该省省该花花,现在年轻人坐公交去酒吧,坐公交两块钱直达,在酒吧一晚上花200,算是消费比较少的,没有点什么贵的酒,只是简单跟朋友聊聊天,开心开心而已。

年轻的消费观出现双标的情况,是因为年轻人的消费观里面它代表着年轻人的价值观,年轻人认为什么是值得自己花钱的才有了消费双标的表现啊。比如说人们买一杯15块钱的奶茶觉得很正常,但是10块钱的会员求变个字的朋友圈,就不花这个钱连个网购的时候,500块钱的东西说买就买,但是8块钱的运费我绝对不能掏。去酒吧一晚上花几百都很正常,但是让我花50打个车去酒吧,我觉得这钱花太冤枉了。

这就是年轻人的认同年轻人的价值观,他认为什么值钱,什么值得,自己花钱他就会去在哪方面消费。比如上面反映出来的年轻人觉得消费应该是直击消费的本质的,去酒吧是为了快乐,该花钱就要花钱网购,买那个东西是为了那个东西到自己的手里,这个东西本身不贵都很正常都能接受。但是那8块钱的运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掏,是不值得淘的,那他自然就不愿意花这个钱,消费出现明显的双标行为。

商家要迎合消费者的这个消费风向标的变化,跟着消费者的思路走,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市场,年轻人觉得哪些东西值得花钱,那就要在哪些值得年轻人花钱的地方下功夫,比如把运费变成包邮在商品的价格里面反映出来,价格没有变化,其实本质上是一回事。但是换了一种年轻人认同的方式,他就愿意掏这个钱了,顺应这个趋势才能赚到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2
我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认为值得的地方可以多花费,在自己认为不值得的地方可以可以少花点。
第2个回答  2022-09-02
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费高额的钱财,而一般的事情会花费少一点,这是非常正常的。
第3个回答  2022-09-02
这样的做法就是希望方便,不用开车,但是,也可以玩,重要的就是安全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