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之夜的三五”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阴历每月十五的月圆之夜。

“三五之夜”中的“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古汉语中,如果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现。

“三五之夜”出自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文章节选: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白话译文:

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扩展资料:

其他表示两数相乘的用法例子:

急走趋之,乃二八姝丽。(蒲松龄《画皮》)“二八”即十六岁。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三五”即农历十五,“四五”即农历二十。

还有表示两数相加的,这种情况是用“有”将前后两个数连接起来,有时量词省略。例如: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四十有四”即四十四岁,“九十有六”即九十六岁。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二十有一年”指二十一年。  

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勾践灭吴》)“亿有三千”即十万三千(亿:十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脊轩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8
01 阴历每月十五的月圆之夜

“三五之夜”中的“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古汉语中,如果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现。

“三五之夜”出自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古汉语中,如果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现。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扩展资料:

节选原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表达了深厚的感情。全文语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饰,不用奇字险句,力求朴而有致,淡而有味,营造出一种清疏淡雅的感觉。
第2个回答  2021-03-14

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