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是妈妈的胜利还是电影的胜利?

如题所述

《李焕英》中随处可见的小品桥段,契合了春节的合家欢氛围。电影里不少笑点,也带有春晚式的喜剧色彩——不至于让人爆笑如雷,但能在家庭观影的氛围中和亲人一起大笑。这种欢乐的氛围,尤其在冯巩扮演的老厂长出场时,在那句“我想死你们了”中达到高潮。

对这些一年就进这一次电影院的观众,观影更像是个节日活动,和电影形式关系不大。他们大部分是电影市场的增量观众,如何把这批特殊档期的增量转化为存量用户,是电影市场思考的长期命题。对年轻观众来说,这是一年中为数不多为长辈推荐电影的机会,一部感情真挚,引人发笑的电影无疑是最佳选择。

母爱是早年春晚的重要母题,从赵丽蓉的《英雄母亲的一天》到赵本山、高秀敏的《送水工》,都可以看到母爱作为戏剧冲突内核,让大家笑中带泪的主题意义。这些小品仍带着男性视角,悲喜效果也大多通过男女演员的桥段设计传递。

为了表达母爱主题,《李焕英》采取了这几年流行的穿越叙事,让主角来到被理想化重构的80年代,这是一个人际关系十足真诚,并盛产英雄母亲的年代。电影气质类似学者杰姆逊所论述的怀旧影片,“它们对过去有一种欣赏口味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非历史的。”

在这部片子里,需要被弥补的对象是对方,而不是自己。而电影片尾将这种感情做了升华,一组剧情的反转,让观众发现同样穿越过来的李焕英,不过在陪女儿演这一场戏,不由得在影评中感叹,“原来妈妈永远比你想象的更爱你”。

电影的落点不在于与父权伸出和解之手,也不在于领悟身边的亲人才是最爱你的,而是对伟大母爱的再次确认和升华。正是这种对母爱的讴歌,让电影拥有了难得的真诚。

对母爱主题的抒发,让观众在欢笑和泪水中,感受到真正的春晚气息:笑点逐渐释放,传统而正确的家庭观念得到传播。当《李焕英》获得全民观影效果,观看和宣传这部电影,并寻找身边的李焕英故事,也就变成了一场关于母爱的仪式。

李焕英变成了一个普世名词,形成了一种全民情绪,这是电影上映后最大的成功。这个例子可能不太严谨,《李焕英》与母亲,类似于当年的《战狼2》与爱国。打开各种新闻,你可以看到《李焕英》变成各种鸡汤号、官方号进行传播的符号,这代表着电影在制造仪式上的成功。

不过用这个结局来实现一组对照。《李焕英》的上映无疑将贾玲的电影生涯抬到最高点,但上映结束之后,贾玲还会继续留在电影的舞台吗?毕竟,妈妈李焕英的故事,或许真诚地讲述一次就够了。

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电影的成功,不如说是一次妈妈的胜利,这样的电影能获得成功,或许给电影人提了一个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拜托你们这些被资本收买的自媒体不要炒作了好吗?
第2个回答  2021-02-26
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妈妈的胜利。这部电影是贾玲根据自己妈妈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用来缅怀纪念自己的母亲。众多观看这部电影的人看完之后都非常感动,纷纷称赞这部电影,我认为这是妈妈的胜利,是妈妈伟大的爱的胜利。
第3个回答  2021-02-26
既是妈妈的胜利,也是电影的胜利。电影通过塑造妈妈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妈妈一生的愿望不过是子女平安健康快乐。
第4个回答  2021-02-26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即是妈妈的胜利,也是电影的胜利,首先,这个电影取得了非常高的票房,这是对贾玲能力的一种认可,其次,在这个电影得到胜利的同时,也是表达了贾玲对她母亲的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