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希望高手帮忙!!急啊。坐等!

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
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本章分五节对先秦叙事散文做了全面详细的介绍。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甲骨卜辞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记事比较简单,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文字古奥典雅并且单独成篇结构完整,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春秋》经过孔子的编篡,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记事系统,以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记录历史事件,并按时间顺序编排,“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时间观念和记事意识比较明确,但是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仿佛现在的标题新闻,只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没有因果过程、行为、性格,其主要思想倾向在于维护周礼反对邪说暴行。用词严谨,以一字寓褒贬。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其笔法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和人物言行举止的形象描写体现作者的道德评价,文墨直接转为议论。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国语》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形象生动,逻辑缜密,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明显。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一系列“士”的形象尤其显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大都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的刻画。辩丽横肆的语言收到感人的艺术效果。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它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的启发;其次在于它的崇高文学地位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而叙事艺术则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和个性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启示作用。
  学习本章不仅要掌握叙事散文的基本知识,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书过程和写作体例,而且要重点领会它们的思想价值、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还要学会赏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篇目。重点部分要达到口能成诵的程度。
  二、要点、重点和难点
  (一)要点
  (1)散文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叙事散文又叫历史散文,以记言记事为主。
  (2)历史散文的出现是与人类历史意识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叫历史?历史是一种沉思,是一种反思。自从人猿相揖别,历史意识就和人类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人类头脑的巨大进化同步而行。自从脱离了自然界,人类的自主意识便随即展开,促进了历史意识的萌生。类的观念和人的观念成为历史意识的第一个驱动力。历史意识在产生后的一个时期内就与原始思维方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图腾、分类、逻辑、思维转换方式以及对宇宙、自然、梦境和死亡的理解致使历史意识与原始宗教难分难舍。山河、泉水、池塘、居落,在先民看来,都是祖先留下来的作品,它们本身就具有追忆的价值。先民们从中看到所崇敬的不朽生灵的生活和功绩。这样联系在时间和空间相分离的两个领域的中介环节——祭祀行为就成为历史意识产生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沉浸在祭祀氛围中的先民们主要借此祈求幸运的降临和消灾避难。而这又需要祖先神灵相助,由此便产生了对其事迹的回忆和某些夸张地叙述。历史意识脱离原始状态是在文字出现之后,尽管还在原始宗教的束缚下。脱离的标志是:历史记录成为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此,便有了正式的史书,历史观念由此产生。中国历史意识萌生于旧石器时代,大约在距今50万年到10万年前。原始形态的历史意识经历数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到早商时期迈开它脱离原始形态的步伐进入东周晚期和春秋时代,脱离的过程便基本完成。脱离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否定与高扬铸成了历史意识的基本形态。东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神的威信被剧烈地摇撼,神的意识被层层剥落。动荡的人生和社会使人道问题日渐重要,治乱盛衰、事态人情规定了史家们“寓褒贬,别善恶”的评判标准和以史为鉴的价值取向,这一切基本塑造了历史散文的大致风貌。《左传》《国语》《战国策》无不如此。
  (3)《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为传述春秋而作,记事年代基本与春秋重合,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的编定者可能是一位儒家学者,这从《左传》维护周礼、宗礼尚德、以礼评判人物和以民为本,赞扬忠良,揭露暴虐等方面就可以看出。
  (4)《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故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于战国初年。《国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的思想,西周以来敬天保民的观念得到继承,在神与人的关系上,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世的重视。
  (5)《战国策》33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诸国军中大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进行辩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战国策》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都是战国后期的纵横家,最后由西汉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和他们的人生观,如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认能,追求功名利禄。
  (二)重点和难点
  (1)《左传》的叙事特征:①情节结构主要按时间顺序交待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并穿插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其它叙述方法。②左传的突出成就是描写战争。全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但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偏重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和最后的结果,对因果关系的叙述常常伴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③大量生动的戏剧性的情节是左传充满故事性,某些臆测和虚构可以看作是后世小说家运用对话的萌芽,而神秘的色彩又开了志怪小说的先河。④人物和言行大都分散在不同年代的事件描写中。作者并不集中描写一个人物,而是通过不同年代的事件描写体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也很少对人物外貌进行心理的静态刻画,注重在重大事件中突出人物性格。⑤作为记言文字的《左传》,“文典而美,语博而奥”,“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
  (2)《国语》的文学成就:①记言多于记事,没有单纯的议论或对话,而是将大小故事编制在一起,表现了巧妙的叙事艺术和构思特点,人物形象生动鲜明。②记叙某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的篇幅之内,描写人的言行,既符合国别史的特点又有向记传体过渡的趋势。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①对人物形象进行文学性的描写,在波澜起伏的情节变化中通过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奇特的细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②在一篇之中相对集中地编排一个人物的故事,为以人物为中心的记传体的史记开了先例。③《战国策》以文辞为胜,将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词,铺张扬厉,辩丽横肆,而且善于引类譬喻,巧妙运用寓言故事和佚闻掌故,增强说服力。
  (4)简析《晋公子重耳之亡》:主要记载晋公子初奔流亡和回国取得政权的经过。叙述清晰简练,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特别突出。行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寓处事做人于人物言行的描写之中。全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历数重耳初奔的经过:奔狄,过卫,及齐,至曹,到宋,来郑,往楚,送诸秦,一路写来,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通过祭土、答楚成王和降服而求的故事,表现重耳知过必改,从谏如流,善纳下言的君子风度;而季隗、姜氏、僖负羁之妻、叔詹、秦伯等人的言行,侧面烘托了重耳的不凡和大智,同时也表现了那些人物的远见卓识。第二部分记叙重耳回国继位的经过。与第一部分相比,属于略写。重点表现了子范的明智和重耳对人心的收买。第三部分写重耳不计前嫌,气度宽容。第四部分补叙在狄之事。表现了重耳内部的团结一致。第五部分缀述介子推的故事,结束重耳初奔的始末。表现介子推的远见卓识和不凡个性。
  把握这篇作品的艺术特色,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以重耳初奔开始,以重耳回国告终,故事完整,首尾呼应,情节生动。②以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有些细节和场面的描写更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突出。③剪材详略得当,详中有略,略中有详。
  (5)简析《勾践灭吴》:勾践是越王允常之子。允常初曾与吴王阖庐相怨而互相攻伐。允常死,吴乘越之国丧而伐越,越为勾践所败,阖庐伤指而死。临死遗言,必报此仇。后三年吴王夫差伐越,大胜,勾践以残兵五千人退保于会稽。从此之后,勾践以退为攻,卑词厚礼,与夫差求和。于是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励精图治,终于依靠民力打败了夫差,消灭了吴国。
  全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勾践采纳文种的计谋向吴求和,以屈求伸,免遭灭亡。会稽被鲁迅先生称为是报仇雪恨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一个“栖”字极言勾践危在旦夕,隐含有仇必报的意思。这一部分通过对话,文种的深谋远虑、善于辞令,子婿的远见卓识、忠于吴国,太宰嚭的贪心受贿、目光短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部分写勾践十年生聚,发奋图强,以求复仇。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勾践当众罪己更过,誓言图强,令落实处。“更”字见出勾践改过决心之大,“誓”字见出勾践图强志气之高,“令”字见出勾践说到做到之快。第三部分写勾践依靠民力,取得民心,一举灭吴。这一部分主要通过父兄请战、国人相劝,突出越国士气旺盛,团结一心,这是灭吴的首要条件。勾践的“致其众”足以说明他心中有数,胜券在握的智者勇者的气度。而“夫差行成”则又从反面说明他的昏庸无能,必然灭亡。
  把握这篇作品的艺术特色,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对比展示人物性格。勾践以柔克强,以退为进,以屈求伸,关键时刻果断决策,他的大智大勇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夫差昏庸无能,容易蒙蔽,刚愎自用,见小利而忘大义,不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也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②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精于剪裁,详略得当。
  (6)简析《苏秦始将连横》:全篇记叙苏秦连横说秦而遭失败,约纵离横以抑强秦的经过,雄辩地说明当时“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的形式。并对世态炎凉的社会有所批判,所肯定的自我奋斗精神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品主要写了苏秦游秦失败,潦倒归家,坚韧求学,说赵成功,衣锦还乡,共五件事,选材典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细腻,在《战国策》中很有代表性。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学习提示
  本章对先秦说理散文分五节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第一节: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先秦时期说理散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儒家和道家的代表著作《论语》《老子》,以其博大宏深的思想,词约义丰的特点,在语录体的发展变化中逐步走向成熟,对后世说理散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征,而巧妙灵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在孟子那里更显得得心应手,至于生动的比喻、连贯的排比则把抽象的道理能够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并使文章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这对气势浩然的孟子文风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先秦说理散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体道的人生就是一种艺术的人生,它的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庄子》内篇是哲理性的抒情散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新颖的语言都使它的哲学思想达到了诗意的境地。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荀子》说理清晰、论辩透辟、逻辑周密、思想深遂、理论严整,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韩文长篇大论、博论辩难、冷峻爽利、颇有智慧,是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先秦说理散文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说理散文确立的说理文的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别具特色的创作风格,高度成功的语言艺术,都使它成为中国文学殿堂中的瑰宝。
  学习本章主要掌握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成熟的过程及其时代特征,尤其对《论语》《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的编辑成书的概况和它们的理论特色、艺术特色必须重点理解和把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