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智能芯片异军突起 能否挑落Mobileye与英伟达?

如题所述

易车原创 芯片荒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大问题,过去我们承受着被“卡脖子”的命运,现如今,国产芯片企业异军突起,纷纷发布高性能车载芯片。

7月28日,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黑芝麻智能科技宣布,旗下第二款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华山二号A1000 Pro 已于近日流片成功,目前该芯片已经打通感知算法,下一步将给客户送样,计划在2022年年底实现车型量产上市。7月29日,边缘人工智能平台领导者地平线在上海国际汽车城隆重举办“征程与共,一路同行” 高性能大算力整车智能计算平台战略发布会。

芝麻与地平线可以说是目前芯片领域的两家黑马,公司成立时间都是五年左右,但独到的眼界让他们押准了赛道,现如今这两家企业都已经展露了他们不俗的实力与技术储备,一直以来芯片领域被因特尔的Mobileye与英伟达等少数国外供应商垄断,无论从成本、技术以及未来发展都制约着我们的国产OEM,如何打破这种垄断,真正实现技术自信,我想这需要我们国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努力才行。

要想知道一家企业实力如何,最直接的还是看他的产品,今年4月,黑芝麻智能发布了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A1000 Pro,A1000 Pro是黑芝麻智能继A1000之后推出的第二款高性能大算力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

性能优势

基于两大自研核心IP——车规级图像处理器NeuralIQ ISP以及DynamAI NN车规级低功耗神经网络加速引擎打造。

得益于DynamAI NN大算力架构,A1000 Pro 支持INT8稀疏加速,算力达到106 TOPS,最高可达196 TOPS

采用业界创新先进封装工艺集成多个核心,解决了在16nm工艺下支持超大规模深度学习引擎的难题。

A1000 Pro基于内部多核心建立高速通信通路,大幅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A1000 Pro内置高性能GPU能够支持高清360度 3D全景影像渲染,覆盖L3/L4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支持从泊车、城市内部,到高速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

A1000 Pro支持黑芝麻智能最新的FAD全自动驾驶平台。

安全优势:

作为黑芝麻智能最新一代高性能计算平台,不仅拥有出众的性能表现,在车规安全可靠方面,A1000 Pro也十分出色。

A1000 Pro是国内目前唯一能够满足ISO 26262ASIL D级别功能安全要求的大算力芯片。

要知道在行业标准中,ASIL等级定义了对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严格程度依次递增。ASIL等级越高,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越高,也意味着系统设计的复杂程度越高,开发周期越长,开发成本越高。其中,ASIL D覆盖诊断99%以上的故障。汽车上各个系统ASIL等级要求各不相同,如车灯系统要求达到ASIL B,而智能驾驶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等安全相关系统则一般要求要达到ASIL D等级。

达到ASIL D意味着,平均连续工作11420年左右才发生一次失效。

征程5是继征程2和征程3中国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量产先河之后的第三代车规级产品,兼具大算力和高性能。

性能优势:

单颗芯片AI算力128 TOPS,支持16路摄像头感知计算,支持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多传感器融合、预测和规划控制等需求。

计算性能1283FPS,30W功耗,延迟小于60毫秒。

余凯表示,地平线并不单纯追求物理算力,而更看中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在芯片上的计算效率,即FPS(Frames Per Second)。“这是最真实的AI效能,同等FPS下,地平线的功耗只有英伟达的几分之一。

从算力数据看,征程5远超英伟达Xavier的30TOPS,低于英伟达下一代芯片Orin的254TOPS。但余凯认为,衡量芯片本身有没有价值,在于软件在芯片之上是不是能够充分的去施展软件的魅力。1000TOPS意味着什么?它不是你的效用、性能、不是用户价值,它是给车厂的成本。余凯表示,相比算法,芯片的价值更应体现在芯片对于先进的网络算法的适用性以及应用后的效率上,盲目的铺算力,余凯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不真正产生用户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软件在芯片上面真实跑的性能。”

安全优势:

征程5芯片于今年7月获得全球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其功能安全架构、设计实现及安全覆盖率均达到了ASIL-B级别,可为ADAS应用提供安全保护方案,满足主流OEM和Tier1的功能安全开发要求。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消息是,全球各个芯片公司的新品首次量产上车车型均为中国品牌,主打中国消费市场,像吉利极氪001搭载的是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 EyeQ5H,今年就会上市,新款理想ONE搭载的地平线征程3已经上市,小鹏P7搭载了英伟达的Xavier芯片也早已上市,当然还有长城高端车将会搭载高通的Snapdragon Ride芯片,蔚来的ET7将会搭载英伟达的Orin芯片,也都会在2022年交付。无论是国外的头部企业还是我们国内的芯片公司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中国车型上上车,说明未来中国将会是智能汽车的角斗场。

我们把目前几款主流芯片的性能做了汇总和比对。

通过上表我们看出我们国产的芯片在算力和功耗上达成了不错的平衡,并且能完全和国外的芯片厂商抗衡,现在更需要的就是我们国内的主机厂能给我们自己的Tier1/Tier2更多的信任与支持,相信我们自产的芯片完全可以胜任L2-L4的自动驾驶能力。

并且我们国内的芯片厂商相比国外的更加包容和开放,这对于主机厂来说有更多的拓展性和自主性,国外厂商一般会把一个集成好的黑匣子交付给厂商,芯片、算法等一系列技术都不能公开给我们,这样很大限制了主机厂的自研道路和对于自身产品的功能升级。

以地平线为例,本次发布会地平线发布了基于seL4安全微内核架构的实时车载操作系统——TogetherOS,同时宣布将TogetherOS开源开放,携手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建车载OS的开放生态系统。发布会上,地平线宣布与AutoCore、斑马智行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江汽集团、上汽集团、雄狮科技达成生态合作伙伴关系。

与此同时基于征程5打造的Matrix5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全面适配地平线领先的算法软件模块,硬件配置可定制,开放灵活易用又可自主创新。Matrix5的AI算力强劲,基于4颗征程5,算力高达512TOPS,能够满足ADAS、高等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多场景需求。

地平线还发布了集成全场景自动驾驶和车内外联动体验于一体的Horizon Matrix SuperDrive整车智能解决方案。Horizon Matrix SuperDrive基于征程5打造,融合47个传感器,可互为补充,能够满足高速、城区、泊车以及智能人机交互等全场景整车智能需求。

写在最后

所以可见我们国内的自主芯片公司秉持着开放、开源、合作共赢的态度拥抱整个行业客户。全球自动驾驶快速发展的今天,自动驾驶芯片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高算力、高效能的自动驾驶芯片更是十分稀缺。市场的巨大需求让黑芝麻以及地平线等初创公司快速崛起。

同时,国内企业的大举进入,将不断影响全球自动驾驶芯片的格局,在芯片设计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我们可以预见一个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更多我们的国产芯片量产上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