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闭眼”会有灾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如题所述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寺旁,其所在地正好处于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三条大河的交汇处,在历史上这里时常发生因江水流速过快而导致的沉船等事件,因此为了保一方平安,在一些人士的推动下于唐德宗贞元19年建造完成了这尊大佛。佛像通体高度为71米,头部的宽度约10米,脚面宽度也达9米之多,可以一次容纳上百人在脚面上围坐。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因其巍峨的气势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乐山大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每次修葺之后,眼睛都非常明亮,与黑色的“发髻”、朱红的嘴唇一起突显出救世济人的慈悲模样。随着大佛影响力和到这里旅游人数的增加,在世间流传的有关乐山大佛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其中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又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细节,就是在建国以后大佛曾经4次“闭上了”双眼,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和2000年。然后,有人将这4次大佛闭眼的时间与当年发生的一些影响力重大的事件进行了联系,比如1962年和1963年正是我国处于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年份,1976年我国三位国家领导人逝世以及唐山大地震,2000年我国申奥成功,认为大佛的闭眼预示着将有重要的事情发生,对世人将起到警醒等作用。

如果排除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仅从时间上来看,将大佛的4次闭眼与当年所发生的大事要事联系起来,这种说法非常牵强附会,因为无论是哪一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我国,肯定都会发生若干重大的影响性事件(无论是社会性的,还是自然灾害方面的),在这种逻辑思维下,佛像每一次外观的变化,势必都能找到对应的事件与之硬性联系在一起。而如果其它物体,比如其它的佛像,或者其它的动物,在外观上、形态上、生活习性等方面,也不定期出现明显的变化,我们是否也都会与当年发生的事件相联系起来呢?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乐山大佛已经建成1200多年,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修整,特别是建国以后,我们将其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而且在上世纪末还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影响力的提升,我们对它的保护与维修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其中有一项就是清理表面的污渍,重新对像体进行粉刷,特别是能够刻画佛像神姿的一些细节重新进行勾勒和渲染,其中眼睛就属于其中一个重要部位。

在大佛建成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实它的通体颜色是彩色的,在头部、身体和腿部的不同部位,都分别施加了不同的涂料用以刻画佛像的细节,与此同时,佛像也考虑了如何减少雨水冲刷因素的影响,在身体的表面留有若干条排水沟,从而保护着千百年来大佛的结构稳定。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大佛身体结构的不同部位,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地风力和雨水侵蚀作用的影响,使佛像表面呈现斑驳陆离的状况,因此对其表面形成的侵蚀痕迹进行清理,也成为了不同时期对佛像维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而对于佛像的眼睛部位来说,和一般的佛像不太一样,它不是应用雕刻的方法使之形成类似球体的形状,而是出于为了减少雨水残留侵蚀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太突出的立体化眼球、眼睑等立体化结构,几乎是一个平面下来的,然后借助于黑色的涂料勾画出黑色的眼仁和白色的眼球,这样从远处和下处就能很清晰地看到佛像的整体面部特征。

然而,即使是耐受性的涂料性能再强,在长时间的露天状态下,难免会被逐渐地侵蚀,从而颜色出现淡化甚至消失,特别是建国以后,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通过生产生活行为排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逐渐增加,雨水中溶解的酸性污染物质也日益增多,进一步加剧了佛像特别是通过涂料描绘部位受侵蚀的程度。当眼睛部位的黑色涂料和白色涂料被冲刷、侵蚀到与底色相一致的地步时,由于佛像眼睛在建造时采用的工艺是一个几乎平面的结构,我们就很难从远处或者下面再看到立体化的眼睛层次了,感觉就像佛像闭上了眼睛一样。当人们再次对其修葺时,重新给相应部位粉刷相应的涂料,眼睛上面的这种层次感觉又重新呈现了出来,我们看过去感觉佛像又重新睁开了双眼似的。

其实,我们搞清楚乐山大佛眼睛状态的“改变”的原因,就会发现是由一种非常简单的物理原理所造成的视觉误差,并非是通过这种方式来预示着所要发生的事件。但是反过来我们再回味一下,虽然这里面是自然因素在主导,但酸性雨水的增加,和人类自身的行为也有直接的关联,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会影响着其它生物和客观存在的世界,也会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及时反思和调整这种文明发展方式,将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