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体行书书法作品

如题所述

赵体行书书法作品如下:

1、赵孟頫最为拿手的书体当属楷书与行书,而行书之中,又以《洛神赋》为赵氏行书经典代表作,堪称千古名篇!

2、《秋兴赋》是赵孟頫行书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一件作品,此卷未书年款,但用笔结体之工稳熟稔,通篇气息之蕴藉密丽,应为其中年之作。

3、《千字文》笔画细腻流畅,使转衔接自然,飞白连带,运笔精熟。尖锋起笔,入纸后有一个切笔动作,调至中锋而行,笔速迅疾自然。

赵孟頫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他的父亲赵与告(又名赵与訔),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宋朝灭亡后,归故乡闲居。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

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在绘画方面,赵孟頫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他的山水画构图严谨、笔墨精细,融合了南宋院体的风格,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面貌。他的绘画理念崇尚文人画,强调抒发个性,追求笔墨韵味,对后世文人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孟頫的命运曲折多变,他曾在元朝政府任职,但因内部矛盾而多次乞归。然而,他的才华仍受到皇室的重视,曾多次被召回京城。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满天下。然而,由于他出仕元朝的经历,史书上对他留下了诸多争议。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他以精湛的书法和绘画技艺,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和尊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