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支配收入

如题所述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可支配收入不包括婚丧嫁娶收到的礼金、出售资产所得、彩票中奖、得到的一次性赔偿,并不是拿到的所有现金或者实物都能算作收入,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才算收入,那些意外之财偶然得到的款项,不能算为收入。

转移性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和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报销医疗费、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转移性支出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和赔偿支出,以及其他经常转移支出等。

可支配收入的意义

收支结余不等于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储蓄的总和,基于城乡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它不仅是衡量国家和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而且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实证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随意支配收入(DiscretionaryIncome),它是指一个人、住户或家庭在购买必需品以外的,可用来购买奢侈品的收入部分。在区分一些产品属于必需品还是奢侈品时,要依据一个地区的生活水平。在富裕的地区,汽车和电话一般被认为是必需品,而在欠发达地区,汽车和电话则是典型的奢侈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