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居然是一年级必背课文?

如题所述

这居然是一年级必背课文?脑瓜子嗡嗡滴

《笠翁对韵歌》是一年级必背课文。不用惊讶,也不用怀疑,尽管这文章像天书一样,尽管有些字连我们都不认识,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一年级学生背诵它。不信请往下看

一年级该不该背《笠翁对韵歌》?

有位家长读者私信问我:孩子念小学一年级,老师让背诵那么长的文章,这究竞是怎么了?

我低头一看,发现是李渔老师的《笠翁对韵歌》开头一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家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系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报飒寒霜惊成旅;三冬江上,漫漫翔雪冷渔翁。河对汉,绿对红而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涧,月殿对天宫.云爱建,日瞳朦。腊最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把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署股,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檐派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风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感觉还行吧?古时候它木身也是教材,用于学童开蒙。要说有什么问题,我觉得是生词生字略多了一点比如说参(shen)商两醒(yao)斗(dou)西东,如今城市灯光污染那么严重,小朋友哪里还有这等天文知识,知道什么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又比如说云叆魂(ai dai)这种字词,别看我写了那么多字,你要让我认让我读,我都觉得头皮发麻,让我写的话,我也得直接跪。

主要是生活环境变了,在李渔的时代,这些单词对于学童而言怕并不陌生、渔翁就在家门口的河边坐看,北糖在学堂里拾头就能看见,但今天的小朋友听到“腊屐对渔蓬”时,可能就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垃圾要对看而棚?穿洞洞鞋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木屐是什么,在上面打蜡又是力了什么?用暖气暖水袋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冬烘是个啥玩意儿,更别说是引申意义了。

但是呢,我还是支持小朋友背一背。反正一年级的小朋友也不识字,理解意涵也很国难,估计背起来就像是背通“揭谛揭谛婆罗揭谛姿罗僧揭请菩提娑诃”,完全不理解,熟了也能脱口而出,好处是这些长短句是合辙押韵的,念起来抑扬顿挫,能够形成一,点关于中文的语感,语感很重要,听很多说唱歌手的歌词时,其实我都想送他们一本李渔的《生翁对韵歇》,比如说GA!可能就很需要,不然强行押韵最为致命。

弄错了重点,重点不是老师布置小学一年级学生背酒那么长的文字是不是疯了,也不是家长的贡任在于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单就《笠翁对的歌》来说,我倒觉得它会带来一段难得的亲子时光,因为父母亲想要把这段话给孩子讲解清楚,其实是要花一番功夫的。

如果还能让孩子感觉到其中的美,可能要再花一番功夫。相比之下,让孩子记住倒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小朋友记忆力好,大家当做是对对子的游戏来玩,很快也能熟悉。如果对出一句给一颗巧克力,估计速度可能还要更快一些。

如果孩子都没崩,家长抢先崩溃,那我觉得这次背书怕就不会是太过顺利。如果家长觉得学习是孩子的事,完全委托给老师的事,自己就是个工头,等着期末考试来验收工程那我觉得肯定哪里也出了问题。既然现在问到我,那么我回答如下:  

李渔是个极有才情的人,他来教儿童对仗算是大材小用这份《笠翁对韵歌》虽然古奥了一点,但是今天读起来还是很优美。虽然读多了会形成套路,但是对于马步都还没开始扎的人来说依然合适。你要在《三字经》《千字文》和它之间做选择,我选择它。你要在《弟子规》和它之间做选择我冒死还是选它。因为它里面有中文的美,美这种东西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却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养料。

而且,我还认为家长应该在学童背诵之前,自己先逐字逐句钻研一下。一旦自己有了敬畏之心,还有那么一点点感动,同样还是这篇课文,同样还是那个孩子,教起来的时候的心态和感受会完全不一样。当传承开始时,双方都会开始发光,但监工是不到这点亮的。

再说又不是多大点事,搜索引擎上随便找一下解读,瞬间就能赢得孩子崇敬的目光。

--摘自和菜头《槽边往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