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人代表有哪些?

如题所述

边塞诗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位:

1、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仲武,号达夫,宋州宋城(今河南省睢阳市)。唐朝时期大臣、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2、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3、王昌龄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4、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5、李颀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塞诗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31
  1、边塞诗人最有名的代表当属高适和岑参。另外还有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2、名词解释: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边塞诗人:是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
  3、产生原因:
  (1)由于边事和外事的增多,不少文人到边塞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
  (2)有些文人向往边塞风光和塞外生活,有机会到边地漫游:
  (3)有些诗人对朝廷的穷兵黩武不满。
  4、代表作品: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唐朝的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老将行》等)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第2个回答  2021-09-09
唐朝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岑参。前者代表诗作有《别韦参军》《别董大》《燕歌行》等。后者代表诗作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除高适和岑参外,王昌龄、王之涣、卢纶、王翰、崔颢、李颀也比较有代表性。
王昌龄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他的七绝与李白的并称“双璧”。边塞诗有《从军行》《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句出自《芙蓉楼送别辛渐》,为传诵名句。
王之焕的《凉州词》,流露出征人久戍思乡的哀怨。《登鹤雀楼》则暗示出人生哲理。他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诗句给人无限启示。
第3个回答  2019-11-26
边塞诗人是指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
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第4个回答  2019-12-23
边塞诗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赵郡、王昌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