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林冲、宋江、鲁智深、李逵、武松人物形象分析

每个人300字谢谢

1、林冲

林冲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同时又有奉公守法、忍辱负重、软弱善良的一面。

林冲的才能和社会地位,使他养成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思想性格。他不满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现实的黑暗,明知自己受了天大的冤屈,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句“我因恶了高太尉”而已,并且自认是“罪囚”。

对李小二,尽管有恩于他,还“恐怕玷辱”。甚至在调他去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还想“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草屋,求“神明庇佑”等,这都说明他的心地善良、安分守己和随遇而安,还有服完刑后与家人团聚的幻想。

然而,他毕竟是一个耿直、磊落、血气方刚的汉子,是一个“摸不着便杀人放火”的“性急的人”,他的“涵养”也有一定的限度。

所以当他得知陆虞候前来追杀时,先是“大惊”,要“叫他骨肉为泥”,既而“大怒”,带刀“一地里去寻”。

当他明白火烧草料场的真正原因时,再也无路可走,“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只有拼个你死我活,才可能绝处逢生。一声断喝,表明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

经过这场血的洗礼,他彻底摆脱了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走上反抗的道路。林冲性格的发展和生活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道理。

2、宋江

宋江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的人。首先是疏财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友,这是他性格的温柔敦厚的一面。其次,他孝忠皇帝,讲义气,这是他性格中正统思想的一面。

再次,他明处为大家办事,暗处结交江湖大盗,这是他性格中虚伪狡诈的一面;最后,他聚众反国,题诗言志,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

3、鲁智深

为民除害,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

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济人济贫、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

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4、武松

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嫉恶如仇、正义、勇敢,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不向恶势力低头,一身虎胆,武艺高超,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生活严谨,作风正派。不贪财、不好色。体谅贫困群众之苦。反对宋江“招安”。

5、李逵

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犷,有勇无谋,胆大心细 。

可以说,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少理性,无算计,率性而为,粗鲁豪放。他天真、单纯、毫无心计,有时也想把事情做得聪明些,结果往往更糟,显得相当滑稽可爱,完全是一条莽汉。

李逵是《水浒传》成书之前便已在文学作品中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现的人物,但《水浒传》对其进行了很明显的加工塑造,使他成为一个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同时又鲁莽好战的性格鲜明的角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林冲
  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东京(现河南开封)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镇守正西旱寨。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打方腊后,在杭州染了风瘫,不能痊愈,被迫留在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特性:勇猛,沉静,冲锋,留情
  主要事件: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怒杀王伦 、棒打洪教头、雪夜上梁山    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临危不乱   反面评价:懦弱隐忍,但最终奋起反抗入伙梁山

  宋江
  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
  《水浒传》中的宋江
  简介

  宋江
  水浒传》里的宋江,字公明,绰号“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其弟铁扇子宋清,也是梁山108将中之一。因托塔天王 晁盖 等黄泥冈贩卖枣子劫生辰纲之事发,宋江把官军何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及一百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宋江要信不回,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被其母告发,后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做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脸中毒箭而亡,遂做上头把交椅。从此,梁山主题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两败童贯、三败高俅以及天下八方节度使并活捉高太尉,梁山也发展到了鼎盛。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 并北上抗辽大获全胜并迫使辽主动投降, 随后又讨伐了王庆、田虎不失一将(指108将)都取得了胜利,立下众多汗马功劳。在方腊一战后,梁山好汉损失惨重,死的死,伤的伤。回到朝廷后,又不幸被奸臣下毒所害。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后,送了李逵一杯毒酒,因为他知道,当自己死后,什么都会没有,唯有的只剩下一个虚名,而李逵会造反,为兄弟报仇,于是给了李逵一杯毒酒,两人死后。吴用晚上做梦,梦到李逵、宋江手牵手说,我们已经死了。第二天,吴用去了两人托梦给他的一个地方,看到了两人的坟墓,准备在宋江坟墓旁的树上吊死,花荣也来到了,原来他也做了跟吴用一样的梦,两人在宋江的坟墓旁的树一起吊死。   
  绰号含义:  
  及时雨:这个绰号很容易字面理解为宋江喜欢为人及时排忧解难,故曰及时雨。   
  呼保义:这个绰号往往令人感到困惑,只能略推其含义。含义1: 宋代有一个官职叫“保义郎”, 品级不太高,但是很尊贵。皇上微服出行时,让你称呼为“保义郎”。宋江的绰号为“呼保义”,意思是同样可以称呼他为“保义郎”,暗示宋江也可以当皇上,有九五之尊。有这个能力而忠于大宋,更显示宋江的忠心。 含义2:宋江自呼自己保义,表示自己对大宋王朝保持忠义之心。含义3:宋代对揭竿而起的反叛者和啸聚山林的盗贼进行招安也往往授予“保义郎”的名号,《水浒传》第九十回写宋江征辽功成后,“加宋江为保义郎”。
  作为文学形象,宋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复杂、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说他真心待人,他又时时显示虚伪做作;说他义薄云天,他又心机重重城府极深;说他处心积虑谋反,他又对朝廷肝脑涂地;说他为人宽厚,他又时时做下凶残之事。 宋江的性格是在说话人的描述中逐渐丰富起来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引元人陈泰《所安遗集·补遗》中《江南曲序》,云其“童艸时,闻长老言宋江事”,“宋之为人,勇悍狂狭”。《水浒传》成书过程中,又结合杂剧戏曲的刻划,对其人其事进行了全面“包装”。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四个绰号,这四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几个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第四个是呼保义。这四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土”、“ 排难解纷”、“ 扶人之困”等等,这些好处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觉,在民间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作为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还有从“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可以看出宋江有谋略,有志向,不满足于现状。 宋江的形象一直不能讨好。《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沙弥怀林述语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见人便哭,自称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学真强盗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无用人也。当时若使之为相,虽不敢曰休休一个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观者也。”金圣叹则认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诈”,他也认为“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所以“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单八人中“定考下下”。但大多数人不喜欢宋江,是因为他一直是梁山好汉中的主降派,并最终导致了起义军和他自己的悲剧命运。

  武松
  武松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在《金瓶梅》中出现),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武勇非凡,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猛虎,“武松打虎”的事迹也在后世广为流传
  特征: 1、他武艺高强。不仅能一人打虎,而且在梁山上也是名列前茅。2、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3、他主张正义,嫉恶如仇。4、他对腐败政权、贪官污吏认识深刻,不抱幻想。5、他生活严谨,作风正派。6、他不贪财、不好色。7、能体谅贫困群众之苦。8、他反对宋江“招安”。   性格: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金圣叹评武松,有所谓“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1]

  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又称鲁提辖,此名因他职位所称。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生活环境是北宋年间。 鲁达是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见义勇为、豁达明理、 粗犷豪放、慷慨大方、粗中有细。
  (1)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济人济贫、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李逵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尽管如此,但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是《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铁牛似得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性格特点   李逵的性格特点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犷,有勇无谋,胆大心细 !   因宋江前些日子,正月十五闹元宵去会李师师,在时间上具备了作案条件,刘太公夫妇连夜的啼哭,声泪俱下控诉“宋江”,故李逵一口认定是宋江所为。因而,李逵径直回到梁山泊,直奔忠义堂,砍倒杏黄旗,扯碎了“替天行道”四个字。又当众痛骂宋江:“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又对柴进道:“若到那里对翻了之时,不怕你柴大官人,是米大官人,也吃我几斧。”李逵疾恶如仇,即便是自己兄弟,只要口是心非,只要是做了对不起民众的事,就要吃他李逵一斧头。当然,宋江自然不会去掳刘太公的女儿,至多去京城风流风流,去潇洒潇洒。砍倒杏黄旗,扯碎“替天行道”,当面遭李逵辱骂,宋江是不会太放在心上的,只能算做李逵犯下的错误。   李逵毕竟是李逵,小肚鸡肠,优柔寡断便不是李逵。鲁莽耿直之间透出的是李逵的英雄本色。仗义耿直,莽撞性急,愚忠的他从不计较后果,天塌下来也不管他的事,李逵乃真豪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17
宋江:热善好施,乐于助人
武松:一身虎胆
林冲:忠心不二,忠厚老实
鲁智深:有勇有谋(拳打镇关西可看出),粗暴,粗鲁
李逵:有勇无谋,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第3个回答  2011-07-17
I don't know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