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曾经有联系的没,是不是都是古时候的匈奴啊

如题所述

如果按中国百度来说,会说成有联系·····什么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直系在内蒙神马的····但是如果按联合国蒙古历史研究来看,内蒙古和蒙古国的联系不是很强,尤其是清代以来,造成了近300年得隔阂,尤其是语言口音,文化等。哪怕是人种血缘dna,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了。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近百分之六七十都分布在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契丹或者女真的DNA鲜绿体显现族群比较多,说白了就是,在800年前蒙古人扩张时期被同化为现代的蒙古民族的,而内蒙其他地区尤其是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代的蒙古人则显示党项族突厥王谷部血缘较多,唯独锡林郭勒 呼伦贝尔一代的蒙古人比较纯。
至于匈奴和蒙古的联系你可以百度词条‘匈奴’,有一段关于起源及后裔的讲解部分,它会告诉你,国际人类族群学研究近几十年的发现:蒙古(蒙古国中西部)是现代民族里最接近匈奴血缘的人群。所以在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授予的 关于 蒙古国继承并纪念匈奴帝国2200周年的庆祝活动。
如果按中国历史逻辑来介绍蒙古和匈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1.中国史书关于古匈奴语汉字音译与古蒙古语发音比较发现,比起突厥语言,蒙古语词汇与语法与股匈奴词汇记载最为接近。
2,蒙古在中国史学家看来顶多会说是起源于大兴安岭的古鲜卑室韦部落,但是没有具体说明鲜卑的内容成分比较复杂,鲜卑按草原历史也可以划分北鲜卑和南鲜卑,南鲜卑即历史书上所说的北魏王朝,而北鲜卑在史书中总是被说成是鲜卑的附属柔然,但国际上不这么认同,柔然在国际上即认为是汉代被鲜卑击败的60万户北匈奴部落,它们除一小部分西逃欧洲形成白种匈人以外,大部分留在了蒙古高原西北部被鲜卑胡人所接纳,一直处在附属地位,但仅仅过了不到半个世纪,鲜卑人就南下了,而这些所谓向鲜卑俯首称臣的北匈奴重新以匈奴圣山---Nur(蒙古语山脉)命名自己为Nuran,蒙古语圣山子民。Nuran即柔然(古汉语音译)。之后柔然人与北魏的百年战争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的,花木兰的故事可以看出柔然和鲜卑的族群差异所导致的战争,后来,另外一个族群丁零人后裔--突厥(丁零-铁勒-Turan-图兰-turk)。注:丁零人和匈奴人不是一个族群,否则匈奴人不会早在战国时期就侵略丁零,把后者赶到贝加尔湖以西。丁零人事实上在隋代初期就已经强盛起来,把柔然人屠杀殆尽,或者说是侵略驱赶,将柔然人赶向了北兴安岭深山老林,常年不敢出来,甚至是以改称呼来逃避灾难(将自己改成鲜卑同音室韦)。而此时的东胡鲜卑早已在几百年前就被汉人在中原同化殆尽了。而为了团结起来,这些柔然人以mongol这个团结的称呼来自称,变有了后来的蒙古部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4
人种这个概念太大,北方的汉族大部分也是蒙古西伯利亚人种。匈奴在东亚北部兴盛的时期是汉唐,这后来长城以北地区的文明经历了近2000年的变迁,要说起来话可就长了。至于说血统的问题,北方的民族融合的过程太长了,你从DNA证据上也很难说蒙古人的基因里有没有匈奴人的血统。匈奴在唐代以后衰落,大部分人口西迁,慢慢地融合到中亚和东欧的民族中去了。
第2个回答  2011-07-14
当然有联系了,蒙古独立是解放前的事,在此之前都是中国,古时候匈奴曾经统治过
第3个回答  2011-07-14
二者都属于蒙古西伯利亚人种。至于是不是都是匈奴,还要再看看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