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而宋哲宗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仅九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帘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扩展资料:
《天龙八部》的历史背景:
公元1094年,正是北宋元祐九年,垂帘称制的宣仁高太后刚刚驾崩,年轻的宋哲宗赵煦(19岁)亲政,改元绍圣。
在过去的八年中,宋哲宗一直被祖母高太后过度保护,而且年幼多病,虽居帝位,却无实权。
他向往父亲神宗皇帝的敢作敢为,崇敬他的变法政策,所以一旦掌握了实权,就迫不及待的废除了元祐年间的诸多旧法,恢复熙宁时期的新法,尽逐元祐大臣,启用王安石变法继承人章惇为相,继续实行神宗创制的新法,史称“哲宗绍述”。
一般人们对这段历史多所贬抑,认为元祐年间以名臣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为首的旧法是良法,而之后以章惇、曾布为首的新法是恶法,再加上新旧党争,北宋在哲宗皇帝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之间渐渐衰败下去,三十多年后,终于被金朝所灭。
他的弟弟徽宗和侄子钦宗当了俘虏,一如当年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祖赵匡胤俘虏,最后病死在五国城中。
其时,也是辽大安十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辽国已是强弩之末。几年后,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部众不断侵袭辽国疆土,天祚帝耶律延禧(辽道宗孙)逃入夹山。
1125年,天祚帝在应州被为金人完颜娄室所俘,解送上京后被降为海滨王,辽国灭亡。
其时,还是西夏天祐民安五年,夏崇宗李乾顺在位,小梁太后及梁乞逋擅权。五年后(1099年),李乾顺灭梁氏而亲政,励精图治,西夏渐盛,一直到1139年去世。
大理国则正是天佑年间段正明在位时期,不过第二年(1095年)政权就转手到了宰相高升泰手中,国号大中,年号上治。
1096年,高升泰去世,归政于段正淳,复国号大理,年号天授。一百六十年后大理被元世祖忽必烈征灭,大理段氏享国共计314年(937-1253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书名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扩展资料:
天龙八部历史背景:
北宋
1085年,神宗病死,子赵煦即位,是为哲宗,次年改元元佑,即位时年仅十岁。其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宣仁太后)执政,她就是前次宫廷中反对新法的后台。宣仁太后执政后,就把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等保守派大臣召回都城,并起用司马光为相。
5月开始废除新法,次年4月,新法次第废除。与次同时,守旧派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一系列的废除熙宁、元丰时新法的事件,史称“元佑更化”。这样使两派由政见之争变成人身攻击,矛盾更加不能调和。
司马光死后,守旧派分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更复杂,北宋统治从此陷入更加深刻的危机。
1086年,王安石故。元佑八年十二月(1093),宣仁太后病死,哲宗亲政,同变法派结合,改年号为绍圣,表示“绍述”神宗的“遗业”。
元符二年(1100)年正月,哲宗死,无子。曾布拥护神宗皇后向氏,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1102年7月,蔡京拜相。这一年,岳飞出世。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共2088万余户,4673.4万余口,宋代户口统计一般只计男丁,按每户5口计算,全国人口大约为1亿左右。
宋代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作为货币流通的金银数量不大,铁钱在四川地区使用,交子开始时主要用来代替铁钱。宣和二年十月(1120),方腊聚众起义。同时,山东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靖康二年(1127),北宋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