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PVC)的生产方面有哪些标准或者规程?

如题。
我不是想要聚合的方法或分类,我只是想要相应的技术规程或者规范(国标或行标都可)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方面有哪些标准或者规程
聚氯乙烯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聚氯乙烯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GB/T 2914-1999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GB/T 2915-1999 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物电导率的测定GB/T 2916-1997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放出氯化氢和任何其它酸性产物的测定 刚果红法GB/T 3400-2002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GB/T 3401-1999 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GB/T 3402.1-2005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 GB/T 4611-1993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GB。 PVC树脂可以用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种基本工艺生产。聚合反应由自由基引发,反应温度一般为40~70OC,。 想弄清楚,百度一下PP论坛,很多PVC薄膜的资料CAD-Forum,里面有很多做PVC薄膜和印刷制袋的朋友,其中很多就是在第一线操作工,负责。
塑料可乐瓶回收做什么用途,疑惑中 安防
废旧塑料品种多样,形态各异,在实践中已创造出许多再生利用的方法,下面简介一些实例供参考。 1,薄膜的加收 薄膜是塑料制品中的一大烊,种类繁多,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按用途,形态简介实例。 (1)农用薄膜,农用薄膜主要有地膜和棚膜,地膜主要为PE膜,棚模有PE,PE/EVA,PVC膜,在回收再生利用时,应将PE和PVC膜区分开来,农用薄膜一般较脏,且常夹带有泥土,沙石,草根,铁钉,铁丝等,要除去铁质杂质并清洗,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造粒,如果,具人工分拣,清洗条件时,经清洗,干燥后的废膜即可直接用热挤压方法生产塑料制品,如盆,桶,塑料法兰等。 废农膜再生粒料用途。
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简单流程
氯乙烯分厂主要生产工艺为氯乙烯(VCM)工段,并以保全、冷冻等工段作为辅助生产工段。 氯乙烯(VCM)工段包括100单元、200单元和300单元。其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2-5。 图2-5 氯乙烯分厂工序流程图 100单元的主要目的是用乙烯(C2H4)在低温的环境下直接被氯气(Cl2)氯化完成二氯乙烷的合成,并且通过精制为裂解炉单元提供合格纯净的二氯乙烷,以及为保护环境进行相应的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200单元生产主要目的是以气相二氯乙烷(EDC)在500C左右的终端温度下裂解,脱去HCl,生成氯乙烯(VCM),而后经HCl塔和VCM塔精镏,分离出纯净的HCl和VCM,VCM即聚氯乙烯车间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而分离出的HCL还。
乙烯氧氯化法工业化生产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工业化生产聚。
C2H2+HCl 1)乙炔与HCl反应生成一氯乙烯(加成反应) 2)一氯乙烯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乙烯合成聚氯乙烯的步骤
1、 乙烯氧氯化法使用乙烯、氯化氢和氧气反应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经裂解,生成氯乙烯。副产品氯化氢再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继续反应。2、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是将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艺相结合。乙烯与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氯化氢与乙烯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氯化氢回收后,继续参与氧氯化反应。聚氯乙烯聚合工艺:在工业化生产氯乙烯均聚物时,根据树脂应用领域,一般采用五种方法生产,即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9
聚氯乙烯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
聚氯乙烯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

GB/T 2914-1999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
GB/T 2915-1999 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物电导率的测定
GB/T 2916-1997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
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放出氯化氢和任何其它酸性产物的测定 刚果红法
GB/T 3400-2002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
GB/T 3401-1999 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
GB/T 3402.1-2005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

GB/T 4611-1993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
GB/T 4615-1984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
GB 4803 -19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 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 5023.2-1997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GB 5023.2-1997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GB/T 5761-1993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GB/T 7139-20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氯含量的测定
GB/T 8801-1988 硬聚氯乙烯 (PVC-U) 管件坠落试验方法
GB/T 880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 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 8803-2001 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 热烘箱试验方法
GB/T 8804.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1部分: 试验方法总则
GB/T 8804.2-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2部分: 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
GB/T 8804.3-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3部分: 聚烯烃管材
GB/T 8815-2002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GB/T 9347-1988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的测定方法
GB/T 9348-1988 聚氯乙烯树脂的杂质与外来物粒子数的测定方法
GB/T 9349-2002 聚氯乙烯、相关含氯均聚物和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变色法
GB/T 9350-2003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 9644-1988   硬聚氯乙烯(PVC-U) 饮水管材和管件 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许值
GB/T 9645-19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 9646-19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耐丙酮性试验方法
GB/T 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
GB 11658-1989  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T 12001.3-1989 未增塑聚氯乙烯窗用模塑料 第三部分: 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004.1-1989 聚氯乙烯糊树脂中杂质粒子数测定方法
GB/T 12004.2-1989 聚氯乙烯糊树脂糊的制备
GB/T 12004.3-1989 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GB/T 12004.4-2003 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的测定 Brookfield试验法
GB/T 12004.5-1992 聚氯乙烯增塑糊刮板细度的测定
GB/T 12588-2003 塑料涂覆织物 聚氯乙烯涂覆层 融合程度快速检验法
GB/T 13020-1991 硬聚氯乙烯(PVC-U) 管材—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
GB/T 13453.1-1992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水中筛析方法
GB/T 13453.2-1992 聚氯乙烯树脂甲醇或乙醇萃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13453.3-1992 聚氯乙烯灰分和硫酸化灰分的测定
GB/T 13526-1992 硬聚氯乙烯(PVC-U) 管材 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
GB/T 1415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时针旋转法
GB 14944-1994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瓶盖垫片及粒料卫生标准
GB 15592-1995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
GB 15593-1995 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GB 15595-1995   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白度法
GB/T 19471.1-2004 塑料管道系统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 偏角密封试验方法
GB/T 19471.2-2004 塑料管道系统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 负压密封试验方法
GB/T 20022-2005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表观密度的测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24
想弄清楚,百度一下PP论坛,很多PVC薄膜的资料,里面有很多做PVC薄膜和印刷制袋的朋友,其中很多就是在第一线操作工,负责技术。也有做PVC粒子的
第3个回答  2007-06-24
PVC树脂可以用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种基本工艺生产。聚合反应由自由基引发,反应温度一般为40~70OC,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的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PVC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影响很大。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一直是生产PVC树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90%的PVC树脂 (包括均聚物和共聚物) 都是出自悬浮法生产装置。美国悬浮法均聚PVC树脂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87年占84%,1996年为90%。
PVC树脂生产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近年来主要是针对已经基本定型的工艺技术进行一些改进。9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PVC树脂工艺技术的专利集中在改进防结焦涂层、改进引发剂体系、改进乳化剂以及减少残留单体含量等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包括先进的悬浮法、本体法和生产糊树脂的乳液法、微悬浮法等在内的工艺齐全的PVC树脂生产装置。但是, 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我国生产装置规模普遍较小,国外先进国家悬浮法装置生产规模一般在10~20万吨/年,在我国70余生产厂只有3套装置达到这样的规模;目前国外乙烯氧氯化法路线生产的PVC树脂已占90%以上的比例,发达国家基本淘汰了电石乙炔法路线,我国采用乙烯路线的PVC树脂仅占PVC树脂总能力的1/3。
3.1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通过不断进行搅拌使单体液滴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聚合反应在单体小液滴中进行。通常悬浮聚合反应为间歇聚合。
近年来各公司对PVC树脂间歇悬浮聚合工艺的配方、聚合釜、产品品种和质量不断研究和改进, 开发出各具特点的工艺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Geon公司(原B.F Goodrichg公司)技术、日本信越公司技术、欧洲EVC公司技术, 这三大公司的技术在1990年以来世界新增的PVC树脂生产能力中各占大约21%的比例。
3.2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基本类似,只是要采用更为大量的乳化剂,并且不是溶于水中而是溶于单体中。这种聚合体系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粒子的凝聚,从而得到粒径很小的聚合物树脂,一般乳液法生产的PVC树脂的粒径为0.1—0.2mm,悬浮法为20―200mm。引发剂体系与悬浮聚合也有所不同,通常是含有过硫酸盐的氧化还原体系。干燥方法也设计成可以保持较小的粒径的方式, 常常采用一些喷雾干燥剂。由于不可能将乳化剂完全除去,因此用乳液法生产的树脂不能用于生产需要高透明性的制品如包装薄膜或要求吸水性很低的制品如电线绝缘层。一般来说乳液聚合PVC树脂的价格高于悬浮聚合的树脂,然而需要以液体形式配料的用户使用这种树脂,如糊树脂。在美国大部分乳液聚合的树脂产品都是糊树脂(又叫分散型树脂),少量用于乳胶。在欧洲,各种乳液工艺也用于生产通用树脂,尤其是压延和挤出用树脂。
3.3本体聚合
本体法生产工艺在无水、无分散剂,只加入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聚合,不需要后处理设备,投资小、节能、成本低。用本体法PVC树脂生产的制品透明度高、电绝缘性好、易加工,用来加工悬浮法树脂的设备均可用于加工本体法树脂。PVC本体工艺在8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尽管从理论上说悬浮和本体聚合反应工艺生产的树脂可以用于相同的领域,实际上加工厂一般只使用其中之一,因为悬浮和本体树脂不能混合,即使少量混合也会因静电效应导致聚合物粉末的流动性降低,而悬浮聚合树脂更易得到的,因此大多数加工厂放弃了本体树脂,近年来本体工艺出现了止步不前或衰退的状态。
3.4溶液聚合
在溶液聚合中,单体溶解在一种有机溶剂(如n-丁烷或环己烷)中引发聚合,随着反应的进行聚合物沉淀下来。溶液聚合反应专门用于生产特种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通常醋酸乙烯含量在10~25%)。这种溶液聚合反应生产的共聚物纯净、均匀,具有独特的溶解性和成膜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