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语文阅读理解中,如何去概括他的忠心思想?高分悬赏

中心思想

第1个回答  2011-07-24
我想你应该知道这样一句话吧,“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概括中心不外乎要把文章的大意弄懂,其它的什么法什么法都不中用的,归纳中心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就行:多读
第2个回答  2011-07-24
一遍又一遍的读,直到明白为止。
第3个回答  2011-07-24
好好看书就可以了,多读读
第4个回答  2011-07-24
给你一份老师的教案 可以连接:http://wenku.baidu.com/view/c86153333968011ca3009154.html
不行 邮箱给我 发给你。还有补充 下面只写了一些
八字原则:
明确、完整、简要、通顺
“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是指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是指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是指语句要通顺。

1、摘句归纳法
2、合并归纳法
3、取主舍次法
4、提问整理法
5、列小标题法
1、摘句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2、合并归纳法
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4、提问整理法
一个段落总有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在阅读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思考,找出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把它们整理成段落大意。
5、列小标题法
列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摘录法,就是从一段文章中摘录现成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浓缩法,即把段落大意浓缩成小标题。
概括中心思想的三点原则:
确切、完整、简要。
确切,就是概括要准确、恰当,能概括出这篇文章所特有的思想意义。
完整,就是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完整地概括出来。
简要,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来表达。但是它必须以确切、完整为前提。

专讲中心思想的
第5个回答  2011-07-24
一、 大纲要求

(一) 阅读的一般要求

1.把握作者的态度或观点。

2.把握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思路和中心意思。

3.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

4.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5.理解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的特点。

(二)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要求

1. 记叙文的阅读

记叙的要素,记叙文的结构;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写作方法;语言特点。

2. 说明文的阅读

所说明事物事理的特征;说明文的一般结构;常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和议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 议论文的阅读

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结构方法;议论文的议论方法;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二、 阅读理解能力的分类

可分两类:

1.通用阅读能力——包括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理解、段落的划分与段意的归纳、中心意思的理解与归纳

2.文体阅读能力——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阅读理解

第一部分 通用阅读能力

第一章 词语的理解

一、词语的解释

1、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

上下文通常给我们提供一些确定生词含义的线索,常见的有:

①同义或直解

例1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 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直面”的意思即是下文的“正视”。

例2 古人常用“汗牛充栋”之类的成语形容藏书的丰富,意思是书籍非常多,如果堆放在屋子里,会高达栋梁,如果用车子搬运,会累得牛浑身出汗。〔陈天宏《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下文对“汗牛充栋”作了直接的明确的解释。

②相反或相对

例1 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 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秦牧《土地》〕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 童山——光秃秃的山岭。

例2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臆造——非固有的,即凭主观想法编造

③因果与条件

例1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2 不过同学中间的有几位狡猾的人,委过于他,使他冤枉被打的事情也着实不少…… 〔郁达夫《书塾与学堂》〕

朗照——因为天上有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明朗、明亮地照”。

委过——为什么“冤枉被打”?因为“狡猾的人,委过于他”。由果推因,可推知委过是“把过失推给别人”的意思。

④描述或例解

例1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见4册课本〕

例2 碰上时运不济,我的女儿夏洛蒂的孩子生病,或者祸不单行,两者俱来,模型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一连几个月也不会去碰它。〔狄更斯《穷人的专利权》〕

例1 “萧索”的情况,上下文都作了描述,可知是“荒凉、冷落”的意思。例2 “时运不济”是什么意思?下文“我的女儿夏洛蒂的孩子生病”实际上是举例说明。碰上孩子生病,时运会怎样呢?当然只能是“不好”了。

⑤目的或手段

例1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鲁迅《〈呐喊〉自序》

例2 ……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茅盾《风景谈》〕

例1 “呐喊”可起什么作用?打气、鼓劲、壮胆、镇敌。使用“呐喊”这个手段。是为了达到使猛士“不”怎么样“于前驱”的目的呢?从“手段”推知“目的”,可知是“不怕”。例2 为了达到“洗一把脸”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呢?从“目的”推知“手段”,只能是用一只手舀或两只手捧,根据习惯,“捧”的意思更确切。

练习:利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判断下面句中词语的含义。

1)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鲁迅《藤野先生》〕(答案: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2)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向沙漠进军》〕(答案:文明发祥地)

3)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永别)

4)他(文天祥)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么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吴晗《谈骨气》见2册课本)(用文中词语解释,“丹心”和“汗青”的意思分别为“忠心”“历史”。)

2、利用构词法判断词语的含义

(1)分析语素法。

①语素的简单相加

安然无恙——安然,平安的样子。恙,疾病或事故。平安而没有疾病或事故。

荼毒生灵——荼毒,毒害、残害。生灵,人民。荼毒生灵即是残害人民。

②同义联合

杀戮——杀害。戮,即杀害的意思。

凶神恶煞——“凶神”与“恶煞”同义,可推知“煞”即“凶神”之意。

③反义联合

化险为夷——险,即危险。危险转化,它的反义就是“平安”,故可推知“夷”即“平安”的意思。

青红皂白——该词常与“不分”连用,为“不分青红皂白”。“不分青红皂白”是不分好坏的意思,由“好坏”相反推知“皂白”相对,那么“皂”当是黑色了。

(2)同义、反义解释法。

意念——念头,想法。

鉴赏——欣赏

龌龊——不干净。

模胡——马虎,不讲究。

(3)描绘法。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嶙峋——突兀的样子。

众目睽睽——睽睽,形容注视。

(4)比喻法。

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削弱。

敝帚自珍——比喻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爱惜。

(5)下定义法。

先知——对人类或国家大事了解得比一般人早的人。

(6)溯源法。

杞人忧天——《列子·天瑞》里说,有个杞国人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以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后来用“杞人忧天”来比喻不必要的和无根据的担忧。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3、词语的特殊义

词语的特殊义指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临时意义。这是词典上所没有的,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

如《小桔灯》练习五:说说两个“好”的含义。

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

第一个“好”是指妈妈的病好了,心情也好了。第二个“好”指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

练习: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死海不死》)

②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鲁迅《友邦惊诧论》)

③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④……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⑤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

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

思考:能否从学过的课文中再举几例?

(如1册P250练习一,2册《山的那一边》练习二,《分马》练习六,《荔枝蜜》练习五)

二、词语的作用

1、动词的选用

选用动词要注意:①准确、生动、妥切;②更好的表现文章的主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