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水浒传》是怎么被认定为四大名著之一,总感觉它不够格,除了反封建思想,就是杀

“四大名著”的说法从何而来?有的说在明末就有“四大奇书”的说法,是冯梦龙提出来的,也受到了当时通俗文学家的承认。这“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当然没有《红楼梦》,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这本书。后来清中期开始《红楼梦》的地位越来越高,到清末“红学”已经成为很受重视的学科了,地位已在另三种以上。而《金瓶梅》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出版发行一直很困难,越来越成为我们这种少数专业研究者或学生的专利,影响面也就越来越小。所以这个替代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具体来说这个提法最初来自哪里我还真不知道,也没琢磨过……枉在中文系待了好几年了。

“四大名著”这个名词一半是“捧”出来的,一半是骂出来的,《水浒传》、《红楼梦》尤甚。

清乾隆十八年、十九年连续下旨查禁《水浒传》,称:“《水浒传》以凶猛为好汉,以悖逆为奇能,跳梁漏网,惩创蔑如。实为教诱犯法之书也。”《三国演义》也曾遭出自名家的严厉批判。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小说空前重视起来,甚至把救亡图强的希望寄托到小说身上。于是有了对旧小说空前高的评价,如称“《水浒》一书纯是社会主义”、“倡民主、民权”云云。

第一个将通俗小说排名的是金圣叹,按他的说法他当时计划评点六部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后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委托金圣叹之名将修订的三国名为《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

那时有“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李渔在三国志演义序中最早提出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和金瓶梅。它的提出亦当是书商们的商业手段,再后红楼代替金瓶梅成为“明清四大奇书”,四大奇书至此定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肯定了四大名著的说法。 “四大名著”做为是“四大奇书”的现代说法,时间自然也不会早了。因此,现在“四大名著”(四大奇书)的提法一定是出现在《红楼梦》成书之后。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使他们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与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密切相连。

但又有人考证,“四大奇书”的说法应在明末清初就确立了。李渔曾在为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作序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可见,至晚冯梦龙已经有四大奇书的提法了,李渔承其说,且以“第一奇书”冠三国而出版,则大概明末清初之际,“四大奇书”的提法已得到相当的固定且流行开来了。但无论怎样,“四大奇书”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这一点应该确定。四大名著对往后的文学发展有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23
由来:最早的时候,有人曾经评过“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应该是现在的“四大名著”最早的来历。后来删去了金瓶梅而加上了红楼梦,但其最早的源头应出于此。

新版三国演义应该今年年底开拍
新版水浒传就不清楚了...

不知道你需要怎样的拍摄资料,到处查了一点,参考一下吧

《三国演义》电视剧

片名:三国演义
国家/地区:中国
区域:中国大陆
导演:王扶林
首播时间:1994年
主演:鲍国安 唐国强 孙彦军 陆树铭 李靖飞 吴晓东 濮存昕 何晴 陈红 张光北

剧情:本片气势磅礴,真实地再现了三国时期战事连绵,哀鸿遍野的战争场面及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英雄时代。向后人展示了:雄才伟略,足智多谋,尽在三国。
它讲述了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开始,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到孔明未出茅庐而定天下三分,直至三国鼎立,最后三国皆归于晋的故事。该剧高度尊重原著,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将近一个世纪的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还原了一个个老少皆知的三国人物,讲述了一串串耳熟能详的动人故事。伴随着无数次重播,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现在一提到“曹操”“诸葛亮”,很多人心中首先浮现的就是鲍国安、唐国强塑造的荧屏形象。剧中台词文白结合,既展现了原著之韵味又通俗易懂,得到了各个收视阶层的认可。

央视版四十三集电视剧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根据施耐庵创作,罗贯中命名的同名古典文学名著改编。
北宋仁宗皇帝时,天下瘟疫流行,官府无道,官逼民反。在梁山泊聚起以宋江为首的来自社会中下各层面的好汉,树起“替天行道”的义旗。打州劫府、济困扶贫、严重动摇了北宋朝廷的统治地位。该据描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从聚义到失败的悲剧结局。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四大名著”这个名词一半是“捧”出来的,一半是骂出来的,《水浒传》、《红楼梦》尤甚。

  清乾隆十八年、十九年连续下旨查禁《水浒传》,称:“《水浒传》以凶猛为好汉,以悖逆为奇能,跳梁漏网,惩创蔑如。实为教诱犯法之书也。”《三国演义》也曾遭出自名家的严厉批判。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小说空前重视起来,甚至把救亡图强的希望寄托到小说身上。于是有了对旧小说空前高的评价,如称“《水浒》一书纯是社会主义”、“倡民主、民权”云云。

  第一个将通俗小说排名的是金圣叹,按他的说法他当时计划评点六部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后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委托金圣叹之名将修订的三国名为《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

  那时有“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李渔在三国志演义序中最早提出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和金瓶梅。它的提出亦当是书商们的商业手段,再后红楼代替金瓶梅成为“明清四大奇书”,四大奇书至此定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肯定了四大名著的说法。 “四大名著”做为是“四大奇书”的现代说法,时间自然也不会早了。因此,现在“四大名著”(四大奇书)的提法一定是出现在《红楼梦》成书之后。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使他们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与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密切相连。

  但又有人考证,“四大奇书”的说法应在明末清初就确立了。李渔曾在为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作序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可见,至晚冯梦龙已经有四大奇书的提法了,李渔承其说,且以“第一奇书”冠三国而出版,则大概明末清初之际,“四大奇书”的提法已得到相当的固定且流行开来了。但无论怎样,“四大奇书”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这一点应该确定。四大名著对往后的文学发展有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11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央要求各地书店投放《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以显示中国图书市场的繁荣。然而,此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新华书店总共只存有这四部书3800多部,不敷使用。于是中央通知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将这些书向尼克松将要访问的北京、上海、杭州分别投放1000部、700部、400部,其他15个城市各发20—50部,并规定“只卖给外国人,不供应国内读者”。⑧
  这种做法不仅引起读者的不满,还遭到外国记者的嘲讽。周恩来指示:“马上通知上海、杭州,不能那样办,那样办是错误的。如果没摆出来就不要摆了,已摆出来,卖光算了。”这几部小说随即重印,至1972年4月,《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印了20万部公开发行;到年底,这四部书共计印137万部;1973年,《红楼梦》又加印50万部,依旧供不应求。1972年以来,内地还从海外进口了大量古旧书籍。以“四大著作”为例,仅1973年春节后半个月就邮寄6909部;1973年10月12日—20日邮寄11190部。⑨
  1975年8月14日,毛泽东要求,对《水浒传》“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都要出。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前面。”15日凌晨,国家出版局就收到姚文元传达的指示,很快北京、上海等各地,出版了大量各版本的《水浒传》。⑩由于“书荒”的原因,“四大名著”几乎成了人们的必读书。在“1978—1984年期间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书”的调查结果中,位列前三名的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排在第五名。
  上世纪80年代,“四大名著”的说法已经流传开来,如1981年出版的郑国铨等编著《文学理论》一书中,说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将纷纭繁复的生活事件……组织在一个完整的大厦之中。”1983年红旗杂志文艺部编的《论文艺与群众》中,收有一篇署名田丁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型论》,说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所以成为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同它们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是分不开的。”
  使用“四大名著”名义出版这几本小说,则是90年代以来的文化现象,较早的有《漫画四大名著》(长征出版社,1995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合订珍藏本)》(海天出版社,1996年)等。进入21世纪,在名字上加冠“四大名著”的书,从小说丛书到研究论著,就更是汗牛充栋了。
  简而言之,“四大名著”这一说法是1949年后,伴随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几部书的大范围传播,才逐渐出现并深入人心的。也就是说,这几本书被称为“四大名著”,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古典小说中水平最高的作品,只不过是因为种种原因,它们的读者最多,而约定俗成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