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

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而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

江南的《九九歌》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数九又叫“冬九九”,是中国民间节气。从冬至开始数“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到了。

这是节气的计算法则,一直在民间代代相传。

在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里就有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意思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计算,数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完了。
数九是九天算一个“九”,数到“九九”就是桃花遍地的时候,然后再加上一“九”,是“耕牛遍地走”,一共九十天。

民间流传的“九九消寒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歌朗朗上口,是大人小孩都会背的歌谣,也叫做“九九歌”,对于气候变化的记录也是生动形象的很,也同时表达了农耕活动的规律。































古时候人们的御寒措施不够,所以对于寒冬还是很畏惧的,冬天难熬,就发明了这种带有趣味的“数九”方式来消遣,也是先民们对于生活面临困难的一种乐观的态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8

意思是从数九开始就真正地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大致包括了公历三个月的冬季时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九为极数,有最大、最多的意思在里面,九个九就到了最大的期限,古人觉得过了九九八十一天后,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因当时的御寒条件简陋而对寒冬心生恐惧,将之视为威胁与惩罚。为了挨过漫长的寒冬,人们发明了“数九”的方法,并创造出“数九歌”作为消遣,以打发时间,并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28

数九
shǔjiǔ
指冬至后开始的九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也指进入这个时节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第4个回答  2006-01-05
俗话说“数九寒冬”就是到立冬的时候人们习惯把冬天分为9个九,即一九、二九。。。。。每个九分为九天。就是81天。所谓数九就是人们期盼冬天早日过去春天早日到来。所以就一九、二九的 数下去。直到第九个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