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中朝元气尽,极天烽火掩神州”是因为谁死才写的?

~\(≥▽≤)/~啦啦啦,楼下请填“宋教仁”,我知道答案了。我会采纳的。O(∩_∩)O谢谢

“只恐中朝元气尽,极天烽火掩神州”是因为“宋教仁”死才写的,语出近代南社创始人之一陈去病的《哭钝初》,全诗如下:
柳残花谢宛三秋,雨阁云低风撼楼。中酒恹恹人愈病,思君故故日增愁。
豺狼当道生何益? 洛蜀纷争死岂休! 只恐中朝元气尽,极天烽火掩神州。

宋教仁:(公元1882 ~1913年),名链,字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著名近现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组织者之一。
1911年在上海任《民主报》主笔,宣传资产阶级民主;7月在沪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当选总务部干事。曾参加筹备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武昌起义后,赴汉协助湖北军政府办外交,旋又赴宁筹组中央临时政府。
武昌起义后,宋教仁与黄兴偕赴鄂领导,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院院长。4月临时政府北迁,曾任农林总长。8月他主张通过国会和政党政治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推为理事,并由孙中山委代理理事长,力倡责任内阁制。
1913年2月4日参、众两院复选结果,国民党获三百九十二席,占绝对多数,行将出任内阁总理。宋教仁希望以国民党多数党的地位,成立责任内阁,以约束袁世凯专权。
在正式国会开会之前,宋教仁亲到长江流域各省宣传演说,为建立责任内阁,实现民主政治大造舆论。
因为宋教仁的活动危及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袁世凯便于1913年3月20日派人在上海车站刺杀宋教仁,两天后宋教仁身亡,终年三十一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6
宋教仁,望楼主采纳,非常感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