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探讨

如题所述

一、钨矿化垂向“五层楼”分带
前人总结了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模式,该模式根据钨矿化石英脉体的形态变化、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矿化富集和围岩蚀变程度,沿脉体的倾斜方向,从上到下划分为5个垂向带,每带称为一层,构成“五层楼”结构。“五层楼”各层之间既有各自的矿化特点,又相互联系、过渡。
粤北地区钨矿脉具有明显的“五层楼”分带,自上而下分别为微脉带、稀疏细脉带、细脉薄脉带、薄脉带、大脉薄脉带,各脉带特点如下:
1. 微脉带:脉带宽度25~60m,延深30~50m,主要有硅质薄膜云母线蚀变带、石英微脉蚀变带两种类型,单脉宽度常小于3mm,仅具有微弱矿化,不具工业价值。此类脉带分布在隐伏的天平架脉带和蕉树沟脉带的顶部,是隐伏脉型矿床(体)的良好找矿指示标志。
2. 稀疏细脉带:脉带宽度8~40m,延深50~140m,由几毫米至几厘米的石英细脉或云母细脉平行产出,WO3品位:细脉0.20%~0.60%,脉带0.05%~0.10%,也是找矿标志带。发育在地表1045m标高至965m中段。
3. 细脉薄脉带:脉带宽度3~20m,延深40~180m,具主、次脉,由1~2条脉宽大于10cm的主干薄脉和3~7cm的细脉组成,主脉旁的羽状平行细脉高度密集发育,相互交织,形态复杂,WO3品位细脉0.50%~1.20%,脉带平均0.20%~0.25%,具一定工业价值。发育在965m中段至884m中段。
4. 薄脉带:脉带宽度2~3m,延深30~60m,由几厘米宽条脉和少量细脉组成,呈平行排列、分支复合、侧幕交替,脉组连续性好,主脉幅明显增大,含矿性强,WO3品位0.7%~3.1%,工业价值高,为钨矿富集地段。发育在884m中段至760m中段。
5. 大脉薄脉带:宽度0.4~2.5m,延深180~450m,系主支矿脉的最终收拢合并,呈单一的大脉或薄脉产出,脉宽可大于1m,最宽2m多,沿走向两侧逐步变小尖灭,WO3品位0.7%~3%,为最主要的工业矿体,发育在760m中段至560m中段。
二、梅子窝钨矿两期钨矿脉叠加现象
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矿化模型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勘探研究中首先提出,并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认可。梅子窝钨矿是我国“五层楼”矿化模型的发源地之一。随着梅子窝矿山生产揭露,发现钨矿脉深入到花岗岩内部二、三百米仍然没有尖灭,与传统的“五层楼”矿化模型存在出入。通过现场观察和对比研究,我们推测石英薄脉与石英细脉群分属两期不同的矿脉。
三、讨论与建议
根据矿山提供的生产数据统计以及现场观察,梅子窝矿区存在按照上述“五层楼”模式正常展布的矿脉外,还有一部分矿脉是在矿山深部生产坑道中才揭露出来的,它们在地表并没有出露,属于隐伏矿脉。此外,不同构造期次或阶段形成的原生晕在空间上叠加往往形成构造叠加晕,这在石英脉型金矿中非常普遍。同样道理,在石英脉型钨矿中也应该存在构造叠加现象。通过梅子窝钨矿床成矿机理的深入研究,将为钨矿成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资料。目前我们的认识还很肤浅,仍需要对两期花岗岩成矿开展细致、深入的对比研究,包括矿物组合、成矿元素分带、围岩蚀变分带、流体包裹体特征、成矿年龄测定等对比研究,钨矿脉“五层楼”叠加模式更有待于深部钻探工程的验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