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过年的习俗

如题所述

鹿邑春节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年下”、“阴历年”,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过年就像过关一样,因此又称“年关”。从腊月初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日,城乡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民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下”,这一天,鹿邑城乡会响起第一轮鞭炮。人们白天打扫厨房,晚上祭灶神,又称送灶神。祭灶是一项在豫东平原民间影响较大、流传极广的习俗。灶王爷自除夕以来一直在家中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祭灶时,人们会在灶君面前放置供品,燃香纸叩头后,烧去旧灶君画,用秫秸梃夹新灶君画插于大馍上。有的还会将糖涂在灶君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祭灶由家中男子进行,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为灶王爷长得销败像个小白脸,人们担心女性祭灶会有“男女之嫌”。
祭灶后,正式开始了迎接新年的准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也称“扫尘日”。按照民间的说法,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味着要将一切“穷运”、“晦气”扫出门。关于掸尘扫房子的由来,流传着一个传说。邋遢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家伙,他在民间没有香火,便经常在玉帝面前描述人间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邋遢神密报,人间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人间犯乱之事,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大帝派老君查明此事,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邋遢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正当邋遢神在作恶时,本不相信此事的老君尾随其后,发现了邋遢神的行径,想彻底惩处一下邋遢神,便不动声色地召来各家灶王爷,让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就要遭受灭门之灾。大家遵照老君爷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不像邋遢神说的那样,而是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便赶回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了玉帝。玉帝听后大为震怒,降旨把邋遢神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老君爷和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老君爷和灶神,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办年货是过年的物质准备。根据旧习俗,街市上的商家在除夕中午打烊关门,过完年才恢复营业,因此家家户户得提前准备好节日期间祭祖敬神、招待客人和自家人食用的物品。出门前必开一张年货单,如畜禽肉蛋、蔬菜水果、大米白面、烟酒糖茶、红纸、神马、香烛、点心、皇历、灶王爷、玩具等。“有钱没钱,买个帽子过年”,还要给老人买帽子,小孩买新衣、鞭炮等。
大年三十(小月二十九日)为除夕,这天家家室内挂年画,大门挂桃符,门口放横棍,门上侧挂香牌,门心贴门画,门框贴春联。春联多写吉利话,且随时代而异,因行业而别,房门、槽头畜圈、器物等均有特定联语。除夕之夜,全家老少聚餐喝酒,称“辞岁酒”,餐中多有象征吉祥的菜肴。酒后,放关门炮三响,有商贾、农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意为家中老人增寿,称为“守岁”。初一凌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争起五更,一般青壮年先起床,放开门炮三响,点烛焚香,进灶烧锅,柴禾不能折断,直接放人灶内。锅开后,全家陆续起床,放鞭炮、烧香敬天地、敬老君爷、拜祖宗,再给长辈拜年。之后下素饺子,以芹菜为馅,取“勤谨”之意,家中有几口人,无论在家与否,都要盛碗。餐后,由本家到四邻,由本族到外族,挨家给长辈拜年,路人相遇,拱手互祝“恭喜发财”或握手相贺“新年好”!小孩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和岁时果品。初一那天,不扫地、不和面、不担水、不干活、不要账、不借钱、不骂人、不倒垃圾,尽情玩乐。
初一至初十,男女身着节日盛装,携带大馍、果品,走亲串友,络绎不绝。一般初一瞧干爹干娘。初二闺女回娘家,称为“送大漠”。初三再到至亲好友家。初五,俗称“破五”,商贾鸣炮开门营业,农家下地干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