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容易成为假药贩的目标吗?

如题所述

老人成为假药贩子的行骗对象有很多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老年人健康状况比较为脆弱,对保健品和药品的需求比较高,往往容易被不良商家利用;

2.老人普遍对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介绍不太熟悉,容易被各种“神药”、“秘方”等虚拟假宣传所迷惑;

3.老人平时心态比慈善,容易被一些假药贩子打着“救命”的旗号所骗。

如何防止自己老人被骗呢?以下是几个建议:

1.加强老人的健康知识教育,帮助他们辨别假药和保健品,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老人不要轻信各种广告和宣传,不要盲目的购买不知道名牌的药品和保健品;

3.建议老人在购买药品和保健品时选择正规渠道,如医院、药店等;

4.家人可以适当监督老人的购物行为,帮助老人辩别真假,防止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31
曾卖过街头假药的林某宝欲重操旧业,网购极其廉价的虫草参,网罗了几名臭味相投的同伙组成诈骗团伙,流窜在南平市延平区、建瓯市等地,专门诈骗高龄妇女,且频频得手。

接到受害人报案后,建瓯市刑侦大队立即展开缜密侦查,20多天后抓获了3名主要团伙成员,摧毁了这个疯狂作案的诈骗犯罪团伙。

日前,法院以3名被告人犯诈骗罪,判处林某宝有期徒刑11个月,罚金3000元;判处刘某福有期徒刑11个月,罚金3000元;判处饶某枝有期徒刑8个月,罚金2000元。

购探险者享寻游大礼包
广告
购探险者享寻游大礼包

嫌疑人指认作案现场

看病钱买到假药

85岁的陈大娘来自建瓯市一个偏远乡镇。2017年3月16日下午,她到建瓯市城区某医院看病,旁边一个40多岁的陌生女子主动跟她搭讪,说是她女儿的同学,是这个医院的医生。

陈大娘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见识少,在城里的大医院里忽然碰到女儿的同学,而且如此热情,让她产生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女医生问她身体哪里不舒服,老人说有高血压,眼睛也不好使。

“医生,这么巧啊,你也在这里。”就在这时,一个手里拿着药的中年男子上前热情地跟女医生打招呼。女医生与对方寒暄后向陈大娘介绍,给中年男子父亲开的那种药对眼疾、高血压以及其他很多老年病都有很好的疗效。接着,中年男子说门口就有人卖这种药,请女医生帮忙看看是真是假。

女医生招呼陈大娘一起去看看,陈大娘不由自主地跟着俩人来到医院门口。那里果然有一名五、六十岁的男子正在摆摊卖药。女医生抓了一把放在手上看了一眼,语气十分肯定地说:“没错,就是这种药,滋阴壮阳,大补元气,对很多疑难杂症都有很显著的疗效。”

药贩巧舌如簧,说这药是云南那边出产的,价钱比较贵,今天大家认识一场也是缘分,如果他们真的有心想买,就2元钱一克便宜卖。女医生爽快地掏出几百元钱买了药,中年男子也买了3000元的药。

听到他们把这种药夸得神乎其神,还大把买药,陈大娘也不禁心动起来。在3人的不断撺掇下,陈大娘掏出身上仅有的1500元买了大约2两多重的一包药。

回到医院,陈大娘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把药拿给一个穿白大褂的男医生看,医生仔细端详后告诉她买的是假药。陈大娘知道受骗上当了,再寻找那个女医生、中年男子和药贩,哪里还有人影,急火攻心之下到建瓯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

老年人接连中招

接警的刑侦大队反盗窃专业队侦查员向陈大娘详细询问嫌疑人的作案经过、体貌特征,并提取了她买的110.94克“药”。随后,他们驾车带着陈大娘到医院勘查现场,并在医院及附近转悠了一大圈,结果并没有找到那3名骗子。

刚刚送走陈大娘,又有一名受害人来报案。76岁的杨大娘,来自建瓯乡下,住在城里儿子家。当天下午3时许,她正在新区加油站旁报刊亭附近的马路上行走,遇上了一名热情的陌生中年女子,自称是她儿子的同学,是一名医生。得知杨大娘得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女医生热情地向她普及日常饮食起居和吃药治疗等注意事项。此时,一名患者巧遇女医生,并夸奖说女医生开的高血压药很好,还想买一些。

随后,她们被这名患者带到前面不远处一名药贩的地摊前买药。在3名骗子的忽悠下,杨大娘颇为心动准备买药,但身上只有350元钱。女医生随即大方地借了2000元给杨大娘。就这样,杨大娘喜滋滋地花了2350元买了143克药。随后,她带着女医生回家取了2000元还给她。

不久,杨大娘儿子回家对这种连名字都说不上来的“神药”产生了怀疑。仔细询问了购买经过,在咨询了药店工作人员之后发现,所谓能够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神药”竟是假药。

经过仔细询问,侦查员发现杨大娘和陈大娘遇到的骗子在人数、年龄、衣着及体貌特征等多个方面特点相同,骗子所使用的诈骗手段也如出一辙,基本上可以断定骗子是同一伙人。

陈大娘所购买的虫草参

3名嫌疑人被抓获

根据案情分析,这是一个专门以老年妇女为目标频繁作案的诈骗团伙。嫌疑人充分利用老年人追求养生和身体健康的心理,抓住她们防范意识薄弱、辨别能力差等弱点实施诈骗。

建瓯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视频巡查员根据侦查员案情通报,调取城市天眼视频监控系统,反复仔细查看案发时段及路段的视频图像。经过一番努力,侦查员勾勒出几名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人员活动及车辆运行轨迹。通过研判,侦查员最终将侦查视线指向松溪县河东乡林某宝等人。

3月21日,嫌疑人林某宝和刘某福在松溪县河东乡被抓获。4月7日,嫌疑人饶某枝在政和家中被抓获。

经审讯,3名嫌疑人如实供述了以虫草参冒充高档中药材诈骗作案4起,诈骗4名受害人9250元的犯罪事实。

那么,虫草参究竟是何方神圣,竟卖出了如此高价。南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出具说明,证明虫草参并未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和《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所涵盖的中药饮片及中药材品种目录之内。换言之,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并不承认虫草参的中药材身份,也不认可其具有医疗效果。因此,虫草参应认定为假药。经建瓯市价格认证中心鉴定,被扣押的250多克虫草参价格为8.88元,平均每克不到0.035元。

卖假药开始“创业”

58岁的林某宝是松溪县河东乡人,妻子在家务农,儿子开店铺,女儿在福州上班,这样的家庭在当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林某宝虽说是个农民,尽鼓捣些小买卖,一心想发大财,大半辈子过去了,终究没能大富大贵,2012还因寻衅滋事被派出所拘留过9天。

看到别人吃香喝辣,出手阔绰,他心生羡慕,曾在街头卖过假药的林某宝动起了重操旧业的心思。2016年12月13日,他花了670.32元网购了20公斤虫草参,算起来每克只要3分多。

林某宝卖过街头假药,知道这行当一个人撑不起场面,一定要找几个帮手唱双簧才能忽悠成功。于是,他召来了刘某福、饶某枝等昔日旧友,开始新一轮“创业”。

43岁的饶某枝住政和县城,离异,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女儿,常年以打零工为生。她和林某宝曾有过一段忘年恋,虽然俩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分手,毕竟旧情难忘,如今林某宝有这发财的机会也不忘叫上她。42岁的刘某福也是游手好闲之徒,曾因盗窃被浙江省庆元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于2013年2月刑满释放,后又于2014年因盗窃被取保候审。

人多好办事,但也容易互相扯皮吃大锅饭。为此,林某宝给大家做了明确分工:药是他从网上买的,他装成卖药的药贩最好;饶某枝慈眉善目,细皮嫩肉,形象气质好,扮女医生正合适;刘某福能说会道,则假装患者。

为保证一炮打响,林某宝根据以往卖假药的经验作了详细的“规划”,将诈骗目标定位为独处的老年妇女,因为她们年纪大,身上各种疾病多,希望养生和保持身体健康的愿望强烈。此外,林某宝要求与受害人搭讪时要介绍自己是老人家子女的同学、同事之类,能够一下就拉近与老人家的距离,并很快产生信任和好感,其他人再配合演双簧,把药效夸得包治百病。

一切准备就绪,林某宝等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创业”。2017年1月14日下午,他开着面包车带上刘某福,在政和县城接上饶某枝后来到延平区炉下镇下井村。下车后,3人按照分工依计行事,很快就从一个80岁的大娘手里骗到了2700元。回到松溪,扣除了加油费、餐费等开销后大家平分了骗来的钱。

初尝甜头,林某宝等人食髓知味,愈发坚定了继续“创业”的信心和决心。2017年3月15日,林某宝等4人开车来到建瓯市城区故技重施,在城区胜利路路段搭讪上一名73岁的老大娘,用150克虫草参骗走2700元,扣除加油费、住宿费后大家平分了赃款。3月16日下午,林某宝等人在建瓯城区接连作案2起,骗走2名受害人3850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