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籼型杂交水稻?

是籼型杂交水稻哦

籼型杂交水稻是水稻品种,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1964年,袁隆平在中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亩产超千斤。

籼型杂交水稻是发展历史 

袁隆平等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发明奖特等奖。因为这项发明使中国的水稻育种技术跃居国际领先地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作为中国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美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称袁隆平取得的成果是继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2

籼型杂交水稻是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亩产超千斤。

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这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多粮食少的问题,也给世界粮食产业带来了一次绿色变革。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并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

籼型杂交水稻的意义:

1979年,袁隆平等代表中国在国际水稻年会上宣读杂交水稻论文后,博得了来自各国200多位水稻专家的高度评价,公认中国杂交水稻居世界领先地位。

杂交水稻不仅在生产上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辟了新途径,而且在学术上为自花授粉作物闯出了利用杂种优势的新路子,大大丰富了农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成为人类水稻种植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

中国籼型杂交水稻育成,大大丰富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上许多著名水稻专家认为,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居领先地位。杂交水稻的育成被称为“新的绿色革命”,为改善人类的粮食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3

一分钟了解杂交水稻

第3个回答  2007-04-2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农业科技上的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这项技术自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以后,仅至1994年,就已使中国的稻谷累计增产达2400亿公斤。此外,该技术还被出口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任职于湖南省安江农校的袁隆平最先发现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便带领助手们开展了有关研究。他们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国首先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的重大突破(1973年),并解决了杂交水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等许多技术难题。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还在理论上建立了系统的杂交水稻学,对三系配套杂交水稻从育种、繁殖、制种,到栽培技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实践上,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1972年)和第一个强优组合(1973年),并通过大协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1981年,中国政府向杂交水稻研究者袁隆平、李必湖等农业科技工作者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以表彰他们在杂交水稻上的杰出贡献,他们的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