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腊八节活动方案新鲜出炉!过一个甜甜的腊八节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腊八节,俗称“ 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风俗。“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话,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期待,腊八过后就该张罗着过新年啦!


这么喜庆的节日,在 幼儿园 里应该怎么过呢?快来看看科学芈盒为您提供的 活动创意 吧!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认识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增强对腊八节食俗文化的了解;

3、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情趣;

4、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兴趣。



活动一:腊八小百科


腊八节起源及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活动二: 学儿歌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餐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三: 认识食材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腊八粥要是只喝粥,不对食物的来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那可能不会对劳动成果有更深层的珍惜。通过PPT讲解,带领孩子们认识食材原本的农作物。


活动四:制作腊八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一碗营养热乎的腊八粥,既消除了腊月的寒冻,也开启了过年的前奏。腊八这天除了喝粥还要做腊八蒜,大蒜在吸收了醋以后不再辛辣,吃起来别有风味。


一、准备材料: 米醋200毫升、大蒜4头(最好选用紫皮蒜)

二、操作步骤:

1.把大蒜剥好并洗净,切掉根部晾干水分;

2.准备好无油无水的瓶子和米醋,倒入米醋以没过大蒜为宜;

3.瓶子盖保鲜膜密封,将泡过的蒜白天放到温暖的最好是有阳光的地方,晚上放到阴凉处。一热一凉有助于大蒜快速变绿色。大蒜变绿后就要放到阴凉处以免变质;


4.大概泡半个月左右,大蒜就会变绿,然后就可以吃了。小朋友也可以和爸爸妈妈尝试用陈醋来制作腊八蒜,也很好吃哦~


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其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等发生反应,参与形成蓝色素,由于其不稳定,会转变为黄色素。而腌制20天时,刚好处于两种色素共存的时候,两种颜色叠加,就呈现出腊八蒜独有的碧绿色。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有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在没有科学精神的古代,人们偏信怪力怪神的鬼魅传说,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赤小豆,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

但是与其随身携带赤小豆辟邪,不如把赤小豆这种红色的豆类吃进肚子里,物尽其用又不浪费。于是,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决定 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节气##科学##腊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