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望色十法”包括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如题所述

望色十法,是根据面部皮肤色泽的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等十类变化,以分析病变性质、部位及其转归的方法。

  望色十法,由清·汪宏《望诊遵经》根据《灵枢·五色》“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其上下,以知病处”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而归纳成的。望色十法的具体内容是:

  1.浮和沉

  浮,是面色浮显于皮肤之外,多主表证;沉,是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多主里证。面色由浮转沉,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病邪自里达表。

  2.清和浊

  清,是面色清明,多主阳证;浊,是面色浊暗,多主阴证。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

  3.微和甚

  微,是面色浅淡,多主虚证;甚,是面色深浓,多主实证。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而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而转虚。

  4.散和抟

  散,是面色疏散,多主新病,或病邪将解;抟,是面色壅滞,多主久病,或病邪渐聚。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

  5.泽和夭

  泽,是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夭,是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医。面色由泽转夭,是病趋重危;由夭转泽,是病情好转。

  望色十法,以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五对纲领,对病情的表里、阴阳、新久、轻重、善恶,乃至邪正的虚实和疾病的转归情况,作了细致的分析。说明病人的肤色不论其见何种颜色,凡是呈沉、浊、抟、夭表现的,多属里证、久病、重病;反之,呈浮、清、散、泽表现的,多属表证、新病、轻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7
中医诊断中,“望”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进行诊断。其中,“望色十法”是中医常用的十种面色表现,包括:1. 苍白色:表示气血不足。2. 红色:表示气血充盈,或者热病。3. 淡黄色:表示黄疸、湿热。4. 青紫色:表示气血淤滞、寒瘀等。5. 黑色:表示肝肾亏损,阳气不足。6. 赤白相杂色:表示气血不和,或经络阻塞。7. 青灰色:表示萎缩、衰老、憔悴。8. 淡红色:表示气血轻微不足。9. 深黄色:表示胆道疾病、湿热黄疸等。10. 灰白色:表示气虚血弱,或寒湿内侵。这些面色表现可以提示医生病症的性质和所在的经络,有助于辅助中医诊断和治疗。
第2个回答  2011-04-21
主要是一般情况 五色对五脏(系统)(青-肝 白-肺 红-心 黄-脾 黑-肾) 颜色与病证相同多为顺 颜色较深浊无光彩多为较难治 病证复杂,反之则较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