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纪前后的欧洲是什么样的?(国王,领主,农奴,商人想要什么?) 速度,回答的好有追加

如题所述

  拜占庭与罗马帝国:
  http://baike.baidu.com/view/25057.htm#sub25057
  http://baike.baidu.com/view/17498.htm
  中世纪全盛时期:
  人们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的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过渡的开始。康拉德一世被视为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当时的正式称号是“法兰克国王”,后称“罗马国王”;11世纪开始帝国的称号是“罗马帝国”,13世纪后称为“神圣罗马帝国”;15世纪时又附加“德意志民族”于前)。
  从此,德意志国王就有登基为帝的资格。观念中的皇权是无所不包的,它赋予拥有者以统治整个西方世界的权力。然而,这种观念从未完全在政治上成为现实。为了接受教皇加冕,国王非亲自前往罗马不可。这就开始了德意志国王的意大利政策。他们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统治维持了300年之久,从而在德国的大计上不能遇事亲躬。奥托的继承者们统治期间为此经受了严重的挫折。继任的萨利尔王朝再次出现繁荣。亨利希三世时(1039-1056)德意志王室和帝位均达权力的最高峰;主要是坚决保持了它们对教皇的优先地位。亨利希四世(1056-1106)却无法维持这一局面。在关于主教任命权的斗争中(授职之争),他虽然表面上对教皇格里哥里七世取得了胜利,但是他赴卡诺萨的赎罪之行(1077)对皇位来说不啻是一次不可挽回的丧失声望之举。从此以后,皇帝和教皇就平起平坐了。
  1138年开始了施陶芬王朝的百年统治。弗里德里希一世巴巴洛萨(1152-1190)在同教皇、意大利北部诸城市以及同他在德国的主要对手-萨克森公爵雄狮亨利希的斗争中重新振兴了皇室。然而,在他统治期间,领土开始四分五裂,最后削弱了中央权力。巴巴洛萨的继承人亨利希六世(1190-1197)和弗里德里希二世(1212-1250)时期尽管皇室权力强大,这一发展仍在继续。宗教的和世俗诸侯成了拥有半主权的“邦君”。
  随着施陶芬王朝的衰亡(1268),西方的无所不包的皇权实际上已然终结。德国内部各种纷争的力量使它无法成为民族国家,而当时这一过程却正在西欧其他国家中进行。这是德国人成为“后起民族”的根源之一。
  马其顿王朝
  1,巴西尔一世(867-886)拜占庭皇帝,马其顿的希腊人后裔,原为迈克尔三世的护卫。他娶了迈克尔的情妇奥多西娅,他们的儿子兼继承人立奥六世因而被普遍怀疑是迈克尔三世的儿子。866年, 在迈克尔的支持下,巴西尔谋杀了迈克尔的叔叔、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凯撒巴达斯。 巴西尔随后被封为凯撒。 867年, 巴西尔再次谋杀了放荡的皇帝迈克尔,登基为帝。由此开创了拜占庭马其顿王朝。马其顿王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和领土的扩张而闻名,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巴西尔一世在位期间,大力加强了立法机构的工作, 使因长期战乱而被遗忘的查士丁尼法典得以复兴,因而巴西尔一世被称为“查士丁尼第二”。他整理的六卷希腊文的法典被称为“巴西尔法典”。877年,被巴西尔流放的君士坦丁堡牧首费奥提斯,将罗马教皇阿德里安一世支持的牧首赶走后重新复位,此事件是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事实上分裂的里程碑。巴西尔一世时期,拜占庭开始了反攻的序幕。他从撒拉森人手里收复了意大利南端的巴厘和卡拉布里亚区,恢复了拜占庭对亚得里亚海的控制。
  2,立奥六世(886-912)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一世之子, 被称为“智者”。他和其父互相憎恨(因为他很可能是被巴西尔谋杀的迈克尔三世的儿子。)886年,巴西尔在打猎时意外死亡,他的死被怀疑是一起谋杀,而立奥很可能是参与者。 立奥在位期间最终完成了“巴西尔法典”的翻译和整理工作。他在894-895年间,被保加利亚王国击败,丢失了多瑙河以南的大片土地。907年和911年,基辅罗斯大公奥列格为了获取和拜占庭贸易的关税优惠,入侵拜占庭,并赢得了和拜占庭的优惠贸易权利。912年,立奥在试图收复克里特岛的战斗中被撒拉逊人击败后,郁郁而终。
  3,亚历山大三世(912-913)拜占庭皇帝, 立奥六世之弟。
  4,君士坦丁七世(913-959)拜占庭皇帝, 立奥六世之子, 其叔去世时,年仅7岁,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尼古拉斯摄政。 尼古拉斯和保加利亚皇帝西蒙达成了和议。(当时保加利亚国王西蒙自号皇帝)拜占庭和保加利亚之间长期战事暂时告一段落。919-944年间,君士坦丁和其岳父罗曼努斯一世一起成为共同皇帝。 949年,君士坦丁收复克里特岛的军事行动再次失利。 958年,基辅罗斯女大公奥尔加访问了君士坦丁堡,接受了洗礼,被赐予了基督教名海伦娜, 奥尔加回国后, 将东正教带回了基辅,并开始将其人民改宗为东正教徒。
  5,罗曼努斯二世(959-963)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七世之子。961年,他的将军奈塞菲雷斯*福卡斯(日后的皇帝奈塞菲雷斯二世)终于收复了克里特岛。 963年,罗曼努斯被他的第二个妻子、旅馆老板的女儿狄奥法诺所毒杀。(很多拜占庭皇帝的妻子都是平民,由于拜占庭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拜占庭的皇帝很少会去搞西欧各国那样的政治联姻。往往能娶到自己所爱的人,因而像罗曼努斯那样被自己所爱的人加害的事情也不会少。 )
  6,奈塞菲雷斯二世(963-969)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的遗孀狄奥法诺的第二任丈夫。 960年,他率军远征克里特岛, 经过8个月的围困,终于从撒拉逊人手里夺回了克里特岛,这是马其顿王朝获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随后奈塞菲雷斯回师东方,962-963年间,收复了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但未能长期占领)。得知罗曼努斯去世后, 他回军君士坦丁堡,由于他在军队中的巨大声望,君士坦丁堡牧首和摄政的皇后狄奥多拉均支持他加冕为帝。 此后他不顾牧首的反对娶了狄奥多拉,延续了马其顿王室世系。此后他继续他的军事行动, 964-966年,他收复了小亚细亚半岛东南角的西里西亚地区。并深入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在此期间,君士坦丁堡牧首尼斯塔斯率军收复了塞浦路斯岛,拜占庭恢复了对于东地中海的绝对控制。968-969年,奈塞菲雷斯收缩战线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撤军, 稳固地占领了地中海东岸的安条克和阿勒颇。相对于在东方取得的重大战果, 奈塞菲雷斯对西方的战事则多有不利,964-965年,尼斯塔斯牧首远征西西里岛,但在海上和岛上均被撒拉逊人击败。967年,拜占庭为了在意大利的领地和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一世开战,被击败,拜占庭不得不退回了意大利南部。为了维持帝国四处征战的庞大军费,奈塞菲雷斯加重了国内的赋税和对教会财富的掠夺,遭致国内的暴动。969年,他被其著名的杀夫成性的妻子狄奥法诺和他的小舅子约翰谋杀。
  7,约翰一世(969-976), 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二世和奈塞菲雷斯二世的妻子狄奥法诺的弟弟。969年,他和其姐合谋在奈塞菲雷斯的卧室谋杀了他,并被推选为皇帝。970-973年间, 他决定性地击败了著名的基辅罗斯大公斯维雅托斯拉夫,收复了被基辅罗斯占据的多瑙河以南的色雷斯地区,解除了罗斯人的威胁。 此战之后的近千年时间里俄罗斯人再也无力跨过多瑙河。 974年,他轻易击败了阿拉伯人,收复了从叙利亚腹地直到幼发拉底河中部的大片领土。
  8,巴西尔二世(976-1025)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之子。被称为“保加利亚人杀手。”他在位期间,拜占庭国力达到了查士丁尼大帝之后5个世纪以来的极盛。但由于其后继者的普遍低能,其成果相继失去。
  988年巴西尔二世成功地和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结成联盟,罗斯军队成为拜占庭军队的雇佣军。(这次结盟拜占庭的代价是贴出了皇帝的妹妹安娜, 由于罗斯人被拜占庭人视为蛮夷,安娜起先坚决拒绝,以死相抗,但最后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就范。 )
  990年,巴西尔大败叙利亚的阿拉伯军队,一举收复了全部叙利亚,包括了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 这是这个基督教圣地在希拉克略皇帝后首次回归拜占庭,而拜占庭也成功地保住了这块土地达75年之久。
  新千年到来后,巴西尔开始了他征服保加利亚沙皇萨缪尔的军事行动。1002年,保加利亚达到了其极盛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征服,萨缪尔将保加利亚的疆域扩张到了北至多瑙河, 南达希腊北部,东抵亚得里亚海,西至黑海的广大区域。 而所有的领土都是300年来从拜占庭夺走的。而巴西尔决心夺回这些领土,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拜占庭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长期交战。1014年7月29日,巴西尔将保加利亚主力逼至爱琴海北岸的萨洛尼卡附近,迫使保加利亚军队与其决战。 拜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俘虏了14000名保军,巴西尔命令将99%的战俘刺瞎,而令剩下的1%战俘把他们带回家,以恐吓保加利亚人,由此巴西尔赢得了“保加利亚人杀手”的名声。1018年,巴西尔大举入侵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就此灭国。 拜占庭兼并了保加利亚的所有领土达168年之久,并使达尔马提亚的塞尔维亚王国臣服。而与此同时,1016年,巴西尔和基辅罗斯联合,击败了卡赞王国对克里米亚半岛的进攻,成功保住了拜占庭在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领土。
  巴西尔胜利回军后,转向了东方,入侵亚美尼亚王国,使亚美尼亚在两个世纪后再次回归拜占庭。 此外巴西尔还收复了意大利南部被诺曼人征服的大部分领土 。 1025年巴西尔出兵准备征服欧亚最后一块拜占庭的传统领地西西里,但不幸在途中逝世。巴西尔留下的帝国,恢复了拜占庭除了埃及和西西里以外的所有领土。他一生和他的军队同起同居,被称为“军队之父”,死后,他没有葬在拜占庭传统的皇家陵地,而要求葬在他的骑兵训练营地。他堪称是为了拜占庭奋斗终生的军人 。
  9. 君士坦丁八世(1025-1028)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之子,巴西尔二世之弟。死后和巴西尔一样无男嗣,皇位落入其女佐伊及其一系列丈夫手中,而他们全都是无能之辈,以致于巴西尔二世的功业很快化为过眼云烟。
  10. 罗曼努斯三世(1028-1034)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八世的女儿佐伊的第一任丈夫。 君士坦丁临死前令他娶了自己的女儿,并以他为继承人。在位期间,他不停地减免政府赋税,以致于帝国的财政状况出现了混乱。1030年,他在安条克附近被阿拉伯人击败,丢失了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1034年,他被其妻子毒杀。
  11.迈克尔四世(1034-1041)拜占庭皇帝,佐伊的第二任丈夫。 他原是佐伊的侍从,佐伊迷上他后,毒杀了他的丈夫罗曼努斯三世,并嫁给了他。 1037-1040年间,拜占庭将军乔治*马尼阿瑟斯几乎已经将撒拉逊人赶出了西西里岛。 但被涌入西西里岛的意大利诺曼人所击败,至1041年,大部分西西里又再次失陷于诺曼人之手。而从1040年起,北部的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又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爆发了争取独立的起义。
  12.迈克尔五世(1041-1042)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四世的侄子和养子 。1042年被佐伊发动的政变推翻。
  13. 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5)拜占庭皇帝,佐伊的第三任丈夫。1043年,他用希腊火击退了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的进攻。 1046年,塞尔柱人和拜占庭首次接触, 1048年,双方在亚美尼亚达成了休战协议。1053年,君士坦丁因为财政拮据,解散了亚美尼亚边防军,这一荒谬的做法,等于为塞尔柱人打开了大门。 1054年,几个世纪的分歧最终导致基督教两大教会的正式分裂。 教皇列奥九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断绝了关系,并将君士坦丁堡牧首开除了教籍。这一分裂使君士坦丁九世意图和教皇联合在意大利抵抗诺曼人的企图破灭。
  14.狄奥多拉(1055-1056)拜占庭女皇, 君士坦丁八世的长女,佐伊的姐姐。1055年, 君士坦丁九世去世,作为马其顿王室唯一活着的后代,70岁高龄的狄奥多拉被推为女皇。1056年,她去世前,将皇位传给了她的宠臣迈克尔(称迈克尔六世)。马其顿王朝结束。1056-1057年间,迈克尔六世即位为帝,但他没有受到普遍的承认,也不被列入马其顿王朝世系。
  科穆宁王朝
  1。艾萨克*科穆宁一世(1057-1059)1057年,小亚细亚弗里吉亚贵族发动叛乱,轻易推翻了迈克尔六世, 并将科穆宁家族的艾萨克推上了皇位,开创了拜占庭的科穆宁王朝。艾萨克即位后,致力于削弱君士坦丁堡世俗贵族的权力, 并试图没收教会财产以充实国库,虽然他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遭受到贵族和教会的一致反对,也不被人民所理解,但的确增强了国力,从而延缓了拜占庭帝国崩溃的脚步。1059年,艾萨克在多瑙河流域打败了马扎尔人和佩切涅格人。 胜利回师后,艾萨克病重退位。
  2。君士坦丁十世(1059-1067)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一世的养子和继承人。 在位期间,诺曼人夺取了拜占庭在意大利南部的大部分领地,拜占庭仅保有巴厘周围的一小块领地。 在小亚细亚则受到塞尔柱人的攻击。
  3。迈克尔七世(1067-1078)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十世之子。1068年其继父罗曼努斯四世篡位。1071年,罗曼努斯在曼西克特战败被俘后复位。1071年,拜占庭被诺曼人夺走了意大利的最后一块领地巴厘。 1074年,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半岛如入无人之境,拜占庭丢失了小亚细亚的大部分领土,仅保有西部沿岸从尼西亚到以弗所的领土。 1078年,保加利亚爆发起义,他的两位将军也起兵反对他,迈克尔不得不宣布退位。
  4.罗曼努斯四世(1068-1071)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世遗孀的丈夫。1068年,他发动政变夺取了皇位。 他即位后,对塞尔柱人和阿拉伯人连续用兵,一度打到了幼发拉底河流域。但1071年,在亚美尼亚凡湖附近的曼西克特,罗曼努斯被塞尔柱首领阿尔普*阿尔斯兰决定性地击败,他本人被俘。以下是作为战俘的罗曼努斯和阿尔斯兰之间一段名垂史册的对话:
  阿尔斯兰:“如果我被你俘虏,你会怎么做?”
  罗曼努斯:“我也许会杀了你, 也许会把你拉到君士坦丁堡大街上示众。”
  阿尔斯兰:“我对你的惩罚更严厉,我将饶恕你, 你将获得自由。”
  曼西克特之战,使拜占庭的东部防线彻底瓦解, 塞尔柱人可以不受阻挡地涌入小亚细亚。这是拜占庭国势由盛转衰的决定性战役, 而拜占庭也从此失去了近东强国地位,不得不求助于西方国家,而拉丁人的十字军行动即将带给拜占庭更大的灾难。
  5.奈塞菲雷斯三世(1078-1081)拜占庭皇帝, 迈克尔七世遗孀的丈夫。原为迈克尔在小亚军队的将军,1078年,他起兵反叛迈克尔七世,迫使迈克尔退位,在迈克尔去世后,他娶了他的妻子。
  6.亚历克修斯一世(1081-1118)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一世的弟弟约翰的三子,自1059年后,皇位再次回归科穆宁家族。在位初年,诺曼人首领罗伯特横扫爱琴海沿岸,围攻希腊沿海诸城市。1085年,罗伯特去世,诺曼人停止了征服,拜占庭侥幸地保住了希腊。此后佩切涅格人和库曼人相继入侵色雷斯,直接威胁了君士坦丁堡。而最大的威胁依然来自塞尔柱人,拜占庭无力阻止塞尔柱人在小亚的迅速推进,不得不向西方求援。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起十字军运动,1096-1099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侵中,十字军收复了大部分的小亚细亚,并在地中海东岸建立了一系列基督教国家,包括了安条克公国,埃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和耶路撒冷王国,而拜占庭的虚弱也被西方的骑士一览无余。
  7. 约翰二世(1118-1143)拜占庭皇帝, 亚历克修斯一世长子。在位期间,由于几个近东基督教国家作为屏障,拜占庭相对比较平静,最大的威胁来自海上强国威尼斯,威尼斯为了争夺东地中海的霸权,和拜占庭的冲突日益激化。
  8.曼纽尔一世(1143-1180)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之子。1144年, 法王路易七世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法国人和拜占庭人公开冲突, 内讧不断,第二次东征一无所获。1149年,曼纽儿一世入侵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虽然在海陆两线均被击败,拜占庭还是在意大利南部得到了一个立足之地。1151-1153年,和1163-1168年,他两次入侵匈牙利,但1168年在匈牙利的泽曼地区被决定性地击败,拜占庭由此丢失了达尔马提亚的宗主权。 1169年他和耶路撒冷王国联合远征埃及,但在1176年被击败。曼纽尔一世在位期间,力图恢复拜占庭往日的荣耀,四处出击,但屡屡碰壁,拜占庭复兴的最后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9,亚历克修斯二世(1180-1183)拜占庭皇帝,曼纽尔一世之子。1183年,被其岳父安德鲁尼克斯用绳子勒死。
  10。安德鲁尼克斯一世(1183-1185)拜占庭皇帝,亚历克修斯一世之孙,亚历克修斯二世的岳父。1185年,被安格鲁斯家族的艾萨克二世推翻。科穆宁王朝终结。
  安格鲁斯王朝
  1。艾萨克二世(1185-1195, 1203-1204)拜占庭皇帝。1185年,保加利亚人起义,建立起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1187年他派去镇压的军队哗变, 反而围攻君士坦丁堡,虽然叛军被击败,但拜占庭已无力阻止保加利亚的独立。保加利亚在失国168年后,再次立国,而拜占庭则失去了近一半的欧洲领地, 遭受沉重打击。 1189年,西欧三大名王组织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未能征服埃及王萨拉丁。1195年,他的哥哥亚历克修斯三世发动政变,将其废黜,刺瞎并监禁了他。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他曾短暂复位,和其子为共同皇帝。
  2.亚历克修斯三世(1195-1203)拜占庭皇帝, 艾萨克二世之兄。1195年,他趁艾萨克二世外出打猎之机,发动政变,加冕为帝。1202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十字军原来的目标本是埃及,但威尼斯的组织者们在商人们的唆使下,鼓动十字军将目标改为君士坦丁堡,1203年,当十字军开始君士坦丁堡围城战时,亚历克修斯三世居然逃跑了,艾萨克二世的儿子亚历克修斯四世罢免了他叔叔。开始领导君士坦丁堡保卫战。
  3.亚历克修斯四世(1203-1204)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二世之子。1203年他释放了他父亲,并辅佐他瞎了眼的父亲,成为共同皇帝。 1204年1月领导君士坦丁堡保卫战的将军亚历克修斯五世迫使其父子退位。
  4。亚历克修斯五世(1204)拜占庭皇帝。 1204年4月12日,君士坦丁堡被拉丁十字军攻克,这是君士坦丁堡历史上第一次被外族攻克。君士坦丁堡遭到了拉丁人的疯狂洗劫。拉丁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起了拉丁帝国,直到57年后,君士坦丁堡才被拜占庭人收复。
  此后的拜占庭日渐式微,以下将拜占庭此后二百多年苦苦挣扎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202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 拜占庭人在尼西亚(小亚西部),伊庇鲁斯(希腊西北沿岸)和特拉比松(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建立了三个流亡王朝。1261年,尼西亚帝国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的摄政迈克尔八世解放了君士坦丁堡,恢复了拜占庭帝国,当时的拜占庭帝国仅保有小亚西端以尼西亚为中心的吕底亚地区,君士坦丁堡,色雷斯,马其顿和特拉比松。此后200年,拜占庭一直在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下。 1299年开始奥斯曼人在小亚中部兴起,至1355年,奥斯曼人已经控制了整个吕底亚,拜占庭失去了所有的亚洲领地。 而巴尔干的马其顿则被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瓜分。 拜占庭仅拥有君士坦丁堡、色雷斯、特拉比松和萨洛尼卡等爱琴海沿岸孤立据点。于是拜占庭向西方求救,但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虽然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参战,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将拜占庭的剩余地域蚕食殆尽。
  1451年起,奥斯曼人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奥斯曼人围城长达两年,动用了先进的大炮武器,方于1453年5月29日攻陷了弹尽粮绝的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同日在保卫君士坦丁堡的最后战役中阵亡。1461年,特拉比松陷落,中世纪伟大的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抹余光徐徐熄灭。
  拜占庭一共出了三位女皇在这里在详细说明一下:
  1、艾琳(Irene 752-805)
  拜占庭伊苏里亚朝女皇,797-802年在位。出生于雅典,后为拜占廷皇帝利奥四世之妻。帝死后,艾琳成为少主君土坦丁六世的摄政。787年在奈西亚召集第二次教会会议,承认圣像崇拜。少主君土坦丁接近成人时,即与她疏远。796年,艾琳被从宫中逐出,两年后复归。她复位后将君土坦丁六世弄成盲人,予以放逐,自己作为女皇执政。但其治国及在阿拉伯、保加利亚两条战线上都不能免于失败,也不能削弱查理曼大帝治理下作为竞争对手而出现的西罗马帝国。她想采取接近查理曼大帝政策,并希望与他结婚,但都告失败。802年,奈塞弗勒所一世发动政变,她波流放,死于累斯博斯岛。由于其恢复圣像的热情及对修道院采取保护政策,被希腊正教会列为圣人。
  2、佐伊(Zoe,Porphyrogente 978-1050)
  拜占廷马其顿朝女皇,又称“正统嫡系佐伊”,1042-1050年在位。是君士坦丁八世(1025-1028在位)之女,罗梅纳斯三世(1028-1034在位)之皇后。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害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米海尔即位为米诲尔四世(1034-1041年在位)。他死后,侄子米海尔五世(1041-1042在位)图谋将她排除,但被忠诚于马其顿朝的首都市民拥立,作为马其顿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人共同执政。此时代在拜占庭帝国史上称为“佐伊之夫时代”,从此开始了马其顿朝的衰败和都市贵族阶级的统治。代表“佐伊之夫”的都市贵族和属省的军人贵族之间的对立,是造成以后帝国半个世纪不稳定的原因。
  3、狄奥多拉(Theodura)
  佐伊之妹,曾在1042年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在位时间1054-1056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2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1806年为拿破仑一世所灭亡。 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叙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终紧密合作的。帝国统治者为称霸世界,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
第2个回答  2011-04-25
shui jiao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