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宣传中职招生

怎样宣传中职招生

招生行业10年了,我一直研究两个点!


打造有温度的对话,复制粘贴式的聊天,流水线式的运营。

 

攻心话术系统是招生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话术系统,有两个好处。

 

一、效率高。

 

一个客服同时跟20个以上学生家长聊天。

 

二、聊天质量高。

 

让对话有备而来,而不是临场发挥。

 

我们发现客服在休息不足,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聊天的质量和重点大幅下降。

 

大家在打造自己的攻心话术系统时,要解决3个卡点。 

 

第一个卡点:

 

发资料给家长后,就没有回音了。

建立互动,是邀约第一步,互动越多,信任越多。

 

第二个卡点:

 

有了互动,不会锁客,邀约看学校时,人又消失了。

 

第三个卡点:

 

说服了学生本人,他的闺蜜,伙伴没说服,不会裂变。

在招生行业第10年。

 

我一直研究、并且简化的两个步骤:

 

一、如何找学生。

 

你学会了打造生源系统,就能让学生、家长主动咨询。

 

二、聊天成交四部曲

 

第1部曲,身份重塑

 

你学会了身份重塑,你说的话,家长、学生才愿意听。

 

第2部曲,攻心聊天

 

你学会了使用情绪语言,传递情绪,取得了家长、学生的信任。

 

只会夸学校,发简章,聊天是没有温度的,能成交吗?

 

能,就是有偶然性,运气成分比较大,就是靠天吃饭了。

 

第3部曲、九步锁客。

 

你学会了锁客(抢学生),你的学生、家长找你报名,你的同行再也挖不走。

 

因为,每一个学生、家长都会被同行盯上,本质上我们招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往同行那里挖来的。

 

招生500人,等于抢学生500人,招生1000人,等于抢学生1000人。

 

第4部曲、转介绍。

 

你学会了裂变,让学生转介绍学生,让学生去说服学生。

 

对你有启发吗?点个赞,继续更新:实践录招生四部曲的具体细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6
可以上中职招生网上发布信息,多一个宣传渠道。
第2个回答  2022-06-12

1、招生跟打架一样,动作越少越好。任何一个运动,只要动作多,就会成为表演,比如武术。真正有杀伤力的运动,动作都非常少非常少,比如射击,拳击。一个公司,只循环一个动作,这样的公司,是最厉害的。

2、团队老大,凡是要先动手,特别是打造生源渠道,流量渠道,和话术体系。招生的第一个竞争力是生源渠道,有了生源以后,我们跟同行的竞争就是话术体系的竞争。

3、招生工作,只能对着一个口子打。口子多了,力量就消失了,渠道多了,选择多了,竞争力也就消失了,人越来越焦虑了。

4、招生一定要形成流水线,流水线一是个人流水线,二是团队流水。

5、做家长工作和做学生工作有什么不同啊?只要话术走心了,你让学生给你转介绍,他能给你带一小群来,你让家长给你转介绍,非常难。

6、必须守住自己的核心优势,自己的核心优势没了,自己的绝活就没了。

7、有一个绝活就行了。绝活多了,能量就消失了……

8、基本功,是一切事业的基础,空手套白狼、倒卖信息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9、为什么招生越做越难,渠道多了,竞争力也就消失了。

10、你招生10人,等于抢学生10人,你招生100人等于抢学生100人,你招生1000人等于抢学生1000人,招生的学问,就是抢学生的学问。一切都是为了锁客……

11、一个人啥都做,啥都跑,时间就消失了,时间消失了,自己无暇打磨绝活,此后,想招生比登天还难。

有空继续更新,实践录招生四部曲的详细实操步骤。

如果对你有启发,点个赞,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8-25
宣传中职招生
一、宣传到位事半功倍
宣传到位——聚生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中职招生工作也是这样,要赶早宣传。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招生服务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运用校报、传单、会议、宣传车、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并利用暑假及中考结束的有利时机,由职业学校及输送生源学校校长带队,组织招生老师组成中职招生宣传队,分组深入社区、村队和农户家中面对面地做学生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送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同时职业学校还可在本校及边远学区专门设立了招生咨询处,设立招生热线,及时公布招生计划和招生信息,准确答复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帮助报考学生及家长了解学校及专业设置情况,指导学生填报志愿,优化新生录取信息管理工作,及时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进一步提高了招生服务质量。
一是宣传就读优惠政策,家长、学生舒心
招生老师,要把国家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关心政策了然于心,讲解给家长和学生,让家长和学生明白读中职是有出路。如把“国家给所有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每年几十个亿,每个学生每年可以拿到1500元,这是在不断号召、鼓励、出台法律法规之后,推出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是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让家长学生明白:国家需要技术工人,市场需要技术工人。让他们明白读中职是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的。让他们舒心。
二是宣传高就业率,家长、学生放心
宣传就业情况,让家长和学生燃起就读中职的希望,使他们放心。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0%。《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2006年,中职的就业率又达到了95.6%。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可观的。将中职生就业的。让学生放心选择。
三是具体案例宣传,家长、学生下决心
宣传中不能仅用空洞的大道理和抽象的数据讲解,还要用鲜活的事例讲给家长学生听,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给一个家长讲下面的例子:
2010年春节过后,沿海各省市“用工荒”的消息此起彼伏,甚至盖过了“ 就业难” 的声音。真的是我国劳动者不够用了吗?
3月3日晚,一位记者在北京职工之家和陈玉兰代表谈起“用工荒”时,这位即发集团董事长一脸苦笑地告诉记者:“用工荒?我也在为招人犯愁。” 不过,陈玉兰强调,她缺的是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而不是只能干体力活的普通劳动者。
不仅企业家,其他行业的代表委员对“用工荒”也格外关注。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王乃静认为,现在的“用工荒”主要是技术工人荒,工人素质和现行产业发展脱节了。
这恰恰印证了记者在赴京前一次采访中了解的情况。春节刚过,一位记者在济南一处人才市场采访时,当地一家模具生产企业的黎经理大吐苦水:“月薪2500,招两名注塑模具钳工、两名制图设计工,可是招了两天都没招到。去年的那几个月薪2000的,都跳槽了。”说话间,过来几位农民工应聘,黎经理问了两个技术性的问题,便将其打发走了:“现在是干粗活的人好找,技术工难求啊。你看看这市场上,月薪没有3000块钱很难招到好的技术工。” 可见,技术工人是很吃香的。
听了这些例子,大部分家长心胸豁然开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能够下决心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中职学校学习。

二、行动果断,效果显著
中职招生工作,有了前面的强势宣传后,再积极主动出击,就可以收到到显著的效果。结合多年的招生经验,我认为主动出击应该从“跟泡遛守”和“四处出击”两方面入手。
(一)跟泡遛守——挖生源
中职招生宣传重在落实,而落实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学会“跟泡遛守”。跟泡遛守,是指中职招生工作中招生人员对招生对象的所在老师、学生和家长而言。目前竞争对手太多了,坐等上门不行了。我们要学会披星戴月,走村串户。凌晨出发,清早就进村了,拿着名单按图索骥,在家长下地劳动之前就“堵住”做工作。8:30之后,家长们大都去干活了,招生人员吃饭、休息;11:30,招生人员跟着家长的脚步进家,中午,顶着烈日敲门,午睡的家长打着哈欠听“介绍”;傍晚,招生人员望着炊烟又驱车进村了……天上星星显现了,招生人员把身体扔到车座上,盘点着一天的效果,暗暗计算有几个可能“成”的……金城所致,金石为开,只有这样,不畏辛苦地跟家长、跟老师、跟学生跟泡遛守,才能显出招生人员的真诚,用我们的真心打动学生。
(二)四处出击——抢生源
中职招生一个重要的技巧要在“抢”字上下功夫。跟时间“抢”。越早“下手”越“好”。数月前,中职学校就绞尽脑汁要“钻”进初中宣传,专挑“差班”去宣讲。各县教育局为保住本地职教中心,不约而同采取了“地方保护”,拿乡中校长“说事”。而乡中校长既要保住官帽,又要顾及中职人员的关系,还想继续挣点外快——可真是欲拒还迎,欲迎还羞啊。犹抱琵琶半遮面当中,我们看到,所有初中学校在考前几个月铁门紧闭,如临大敌,有人来访,必遭盘问,稍有招生嫌疑,不论你找谁必被告知“不在”。跟当地“抢”。不管你是公办的、民办的,不管你有什么专业、或没什么专业,抢你没商量!挖空心思从各种渠道弄来学生信息,直接找到家里去,这叫“做工作”。跟外地“抢”。凡是敢于到外地“挖掘”生源的中职学校,一般是规模比较大的,且大多是民办学校,到职业教育相对弱的地区去挖。
综上所述,中职招生如果做好了宣传工作,并能够在招生工作中果断行动,是一定能够超额完成每年招生计划的,为职中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