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肝大三阳?什么是乙肝小三阳?麻烦告诉我

如题所述

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只是俗称,并非医学术语,也非病名。它是根据乙肝五项(俗称二对半)的结果来定义的:
  “乙肝大三阳”是指
乙肝五项(二对半)指标
中-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三项指标检测为阳性。
  “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五项(二对半)指标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三项指标阳性。
  特别提醒:无论“乙肝大三阳”还是“乙肝小三阳”,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均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此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病毒的标志与患者的病情是不平行的,病情的轻重与肝功能的好坏一致。
  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人们常说的“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是指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只是说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他可能是乙肝患者,也可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伴有转氨酶异常或肝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才诊断为乙肝患者。
  一般认为,“乙肝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乙肝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传染性比“乙肝大三阳”小,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或传染性小。近年来发现部分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同样具有传染性,证明是乙肝病毒出现了变异株。
  有人说,“乙肝小三阳”要比“乙肝大三阳”好,且没有传染性。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乙肝小三阳”照样有传染性,只不过血液循环内的病毒含量相对较低一些而已。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情况好不好,与是否为“乙肝小三阳”或“乙肝大三阳”无关,而与感染者是否有肝功能受损有关。有些“乙肝大三阳”的人,希望变成“乙肝小三阳”,甚至使用一些药物,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乙肝大三阳”并不是肝功能受损的标志,只是有可能比“乙肝小三阳”在血液中的病毒含量高一些,病毒复制相对活跃一些而已,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是否出现损害及损害的程度与病毒复制程度并无直接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乙肝病毒就像一个擅自居住在肝细胞这所房子里的房客,使用房间的东西和食物,繁殖后代,却不会去破坏房屋。所以在主人没有能力驱赶他时(抵抗力弱时),一般处于和平相处的状态。病毒勤奋一点,就多繁殖一些后代,有时它们懒惰一些,复制得就少些,就像人的活动和休息一样。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发生抵抗或杀灭时,这种平衡被打破。房客和主人在房子里开始相互驱逐打架,就很容易造成房屋(肝细胞)的破坏,变成乙型肝炎。
  有部分人的“乙肝大三阳”经过数年后,可自然转为“乙肝小三阳”。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若在25、30岁以前完成,对机体来说是完成了清除病毒的过程,肝脏的损害也较轻,多可以缓慢恢复;而清除反应(肝炎持续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持续进行,则40岁前后,对大多数慢性乙肝病人来说,即使转成了乙肝小三阳,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肝纤化或肝硬化。所以在治疗慢性乙肝大三阳或乙肝小三阳时,按情况应配合以逆转肝纤维化阻断肝硬化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病理损害,阻断肝硬化继续发展,对于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后期尤为重要。
  相关焦点: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