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江瓯南大桥有什么头衔?

如题所述

关于这个大桥的背后,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补充。提议建桥的历史要追踪到上世纪80年代了,84年建镇后的龙港在鳌江南翼开始飞速发展,但是一条水域的鸿沟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瓶劲——交通上,当时的龙港既没有过境的国道,也没有省道,除了一条狭窄的道路通往县城灵溪之外,龙港事实是一座被封死的城镇。于是在80年代末,已经初具规模的龙港便提议在这条江上建一座大桥,最佳的方案便是直接通往对岸的鳌城镇中心,然后与104国道接轨,建造大桥的全部费用由苍南县政府承担,但是骄傲的鳌江人拒绝了这一完全“不平等条约”。究其原因是当时还是富庶的鳌江人担忧龙港的崛起,认为建造大桥是把鳌江既有的优势流向了江南,给龙港创造了发展的机遇,从而对自己在鳌江流域明星城市的地位造成巨大的威胁,于是建大桥的选址不得不定在现在咸园村的位置,通往北岸的钱仓镇,与104国道路接轨,也就是现在的龙港大桥。
10多年以后,随着龙港的进一步发展和鳌江的停滞不前,两座城镇的地位开始转换,无论是声誉和实力,龙港都已经超越了鳌江。而随着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座城镇之间的经济和生活的交融与沟通成了必然的趋势,而这时候,两岸建桥的呼声开始越来越高。
这一次,主动提议要在两座城镇之间建造一座大桥却是鳌江镇。1992年,建造大桥的事宜正式出现在行政文件上,两镇的政府便着手开始桥梁选址以及建造方案等各项工作,但两地“联姻”的现实难题却摆在了面前,建桥也经历了反复的论证,可谓是一波三折。
首先是建桥的选址,原本南边接壤的道路是定在龙港镇人民路,但是北面的鳌江不同意,因为大桥北面接壤的地方离鳌江主城区太远,是未开发之地,双方各为选址辩护,相持不下。其次便是桥名的争论,上面已经论述过了,不再重复。这两个问题最后在温州市政府的干涉下,才得到最终的解决。桥址选在龙港镇的文卫路,而鳌江方面是在新老城交界间,桥名定为瓯南大桥。第三,桥址和桥名定下之后,双方又在桥梁构造上有分歧。在桥的西面,鳌江有多个千吨级码头,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等其他一些特殊原因,桥高有所限制,因此将造成千吨船舶无法行驶。龙港政府提议将千吨级码头全部迁移至桥东侧,双方各出资一半,然而鳌江政府因为各方面原因,把一这方案否决了。再加上建造费用等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大桥便是现在这样不伦不类的开启式桥型。还挂了个头衔——亚洲最大的开启式大桥。其实这个“最大”,是因为升降桥早已是淘汰的桥型,国内外大多数国家都不启用,主要是因为这种桥型弊端太多。最主要的弊端是,升降主桥后,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被迫被阻隔了。造成了交通上的极大不便利。
而事实上,大桥遗留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桥面不够宽,禁止大型及营运车辆行驶,只允许小型轿车行驶,这对两岸的经济融合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另外文卫路的拆迁问题由于高额的成本而被搁置,文卫生路没能拓宽,过往的车辆常在此堵住,影响了这条路的交通效率,造成极大的不便利。如果不能不能好好解决这些问题桥遗留的诸多弊端,可以想象的是,此后这座桥极有可能成一座废桥。
总之这一座建了15年的大桥,影射出的是行政决策上的低效率和典型小农意识。作为一个龙港,我为这座大桥感到悲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9
尽管这座造型丑陋的升降桥既不是架在瓯江上,也不是架在楠溪江上,连通的两岸的地名中既没有叫“瓯”的,也没有含“南”的,但它偏偏有着这么个莫名其妙的名字——瓯南大桥。

我站着拍照的这个地方叫龙港镇,归属浙江省苍南县,多年前它有个骄傲的前缀——中国第一农民城;而隔江相对的则是归属平阳县的鳌江镇——这个名字就来自于中间这条江的名字。20多年前,当苍南县还未从老平阳县中分出来的时候,两地同属平阳县,只不过前者当时不过是几个滩涂上的小渔村,而在江北的后者却已经是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老市镇了。我出生在江南一个叫李家洋的村庄里,我那些在江北的亲戚们总是没有恶意,但却语气却和其他鳌江人一样轻蔑地称我们为“江南鬼”。当时江南是鳌江的郊区,不但是乡下,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乡下,不但没有百货公司,没有粮站,村子里连砖盖的楼房都没几间,多的只有粪水四溢的茅坑。

那时,到江的北岸就意味着“进城”,我至今仍然记得那些木头渡船把我们载过才两三百米宽的江水后,骤然间就把那么繁荣的城市景象展开在我面前,那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那种震撼是多年之后我面对更加繁华百倍的城市时也无法再度体验的——鳌江是我一生唯一的一个城市。那时跟着妈妈去鳌江,不仅意味着我能吃到外婆太煮的有荷包蛋的粉干,还意味着我能和那些表兄妹们分享他们许许多多村里伙伴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玩具,谁叫他们在城里没有亲戚呢?我得检讨,打小我除了贪图享受,还喜欢城里小姑娘娇滴滴的样子,她们嗲嗲的语气和衣服上精致的小花边都让我感觉心情愉悦。年少时的许多喜恶往往会影响我们漫长的人生,16岁那年我初恋了,那女孩就是鳌江人。但那时她不再轻蔑地叫我“江南鬼”了,不仅仅是她爱我,更是因为我的老家做为一个新兴的城镇在江南崛起了。

在经济学家秦晖看来,龙港镇是中国惟一一座具备社会发展史本来意义上的City,新城镇由前“乡下人”的民间行为创生,既摆脱了共同体的束缚、又失去了共同体的庇护、具有独立人格并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人们建立的“市民社会”。1984年,中央1号文件开始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使得城乡户籍制度,这堵筑在中国的城镇与农村之间的高墙,终于稍稍开了个小口,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民为了一圆做城里人的梦,开始蜂拥携款进城。有资料显示到1984年12月31日,共有三省七县5000多户申请到龙港建房落户,共计收到地价款近一千万元。位于对岸的鳌江人起初对江南的这股移民潮颇不以为然,但是随着新苍南县的“十大公司”落户龙港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悄悄地过来了,只是这时他们不仅要跨越这条几百米宽的水域,同时也要面对不同县治的行政鸿沟。

鳌江原名始阳江,旋改横阳江,均以县名称江名。梁乾化四年(914),横阳更名为平阳,但江名未改。《明史·地理志》:“平阳县西南有前仓江,亦曰横阳江,东南经江口注于海。”《明史》编于康雍间,可见宋时间,曾因钱仓(又曰前仓)是北宋以来温州的八大名镇之一,改称钱仓江。乾隆间,又复称横阳江。乾隆二十五年编的《县志》:“横阳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旧志始阳江,又曰钱仓江”。而鳌江之称,首见于史书当是《清史稿》:“鳌江古曰始阳江,两港会于萧江渡,西合罗源山下为横源江,经钱仓镇为钱仓江。”《清史稿》编于民国初期,而与其同时编篡的民国《县志·地舆·叙水》仍称为横阳江。可见民国初年,两称同时并存。横阳江改称鳌江的原因,据《平阳地名志》载:“后因涨潮时,江口波涛汹涌,如有巨鳌负山,故易名鳌江。”

鳌江镇的由来当然是因江得名,据民国《县志》:“鳌江,地因渔人聚集成市,名舻艚头,译名古鳌头,旋易今名。”关于鳌江成市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乡贤刘绍宽的《厚庄日记》:庚寅(1890)三月十五日载:“古鳌头泊售外来,自二月至今,计刮洋三万余圆。”又如《县志·食货》:光绪十九年(1893)温处捐总局移县,严禁闽盐船驰入古鳌头行销。此时,鳌江已与古鳌头并用,不但有市集,而且设有收税机构、学校、巡警分局。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平阳文史资料》第四辑里记录了几个老人的回忆:“七八十年前,鳌江是个农村商业小镇,镇内楼房很少,砖木平屋也不多,大部分是毛竹为架、稻草遮顶的茅草屋。秋天干燥,易着火成灾。宣统三年秋,柳下的‘三退屋’张家起火,经一粟亭(俗称三官亭)、塘土固头,烧完整条横街,直至北大街永记码头。烧掉民房约四五百家。”由此可见,当时的鳌江虽然码头,街道均已形成,但房子仍以茅草棚屋为主,属新兴港口小集镇。

上世纪20年代,鳌江镇只有两三千人,1930年,增至七千人,抗战前夕已超过一万。中国银行和浙江地方银行,先后在鳌江开设分行。电话局、电报局也先后成立。抗战前,已成为浙南一个繁荣市镇,一度被人称为“小上海”,想想也不奇怪,这方圆几十里地,那里还有比鳌江更热闹更洋气的市镇呀?小舅常开玩笑说外婆是“骄傲的鳌江人”,在她身上,确实能读到一些老城里人的气派——对生活细节的讲究和对乡村俗事的不以为然。

但是自1984年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龙港镇却成了鳌江流域的明星城市——

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成功实现了龙港第一次跨越。1995年被国务院十一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6年开始全面实施龙港小城镇综合改革。2002年后当地镇政府提出了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思路,集中精力抓产业的提升和城市框架的构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建设为载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70.3亿元,工业总产值161.6亿元,财政收入6.5亿元,税收总收入由2001年的2.6亿元增加到6.3亿元。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6�8�6�8

昔日的江南乡下如今成了一方富土,这对有着历史优越感的鳌江人来说,面对这短短20年间的巨大变化着实有些失落,如今登高一望,光就城市建设那套“高”、“新”指标来看,龙港的富庶跟鳌江的凋敝早已一目了然。现在终于轮到当年的“江南鬼”对着隔江的邻居扬眉吐气了——双方历史以来的不均衡非但没能终结,反而以换位的形式得以再度延续。事实证明,这样的延续并不美妙,这种民间情绪一旦影响了当地政府的决策,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两镇作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和温州南部经济发展中心的战略构成。

事实上,我这样的担心并非毫无来由,按照常理,这桥是架在鳌江上的,本来大可以叫“鳌江大桥”,但龙港方认为不合理,好歹自己也是合资的一方怎么可以用对方的地名命名呢?况且如今龙港的名气要比鳌江大许多!可如果要用地名来命名,总有一个地名要在前面,那么,究竟是叫“龙鳌大桥”还是叫“鳌龙大桥”呢?双方又争执不下,最终由温州市里的领导裁决,弄了个十三不靠的“瓯南大桥”,方才把事情平息下来。

桥名是小事,只是这背后的小农意识和政府处理此事时流露出农民一样的狡猾让人感觉非常荒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