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和李渊到底是不是鲜卑人呀?

他们自己都说是汉人,还都给自己找个不错的祖宗。我觉得这事挺没谱,当外国怎么啦,不是某些地震国家的人就好。
我没解释清楚。问题是这样的,杨坚基本上是汉人,为什么有人说他是鲜卑人,他是鲜卑人么?李渊自称是汉人,但很多人说他是鲜卑人,他是汉人么?别蒙我,拿点证据。不懂的就别答,谢谢你们啦。

杨坚和李渊都是汉人。

杨坚是汉人,鲜卑赐姓为普六茹,普六茹氏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

杨坚掌权之后,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全国。杨坚的妻子是北周卫国公,独孤信嫡女独孤伽罗,独孤伽罗是汉化的鲜卑人。

李渊和杨坚是亲戚,隋文帝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独孤皇后是汉化鲜卑族,她的姐姐自然也是鲜卑人,所以李渊是有一点鲜卑人的血统的汉人。

杨坚和李渊所处的时代,当时正处于民族大融合的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已经全面汉化,和汉人无二,两个民族上从皇室,下到黎民百姓都在互相通婚。

到隋、唐时期,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已经逐渐融合为汉族或其他民族中去了。 所以他们有一些鲜卑人的血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扩展资料:

隋唐皇室,母系是鲜卑族,这是确定无疑的,也是无可否认的,唐高祖李渊的生母元贞太后、隋文帝杨坚的妻子文献皇后分别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和第七个女儿,李渊和杨广是姨表兄弟。

如果李渊的父亲李昞和杨广的父亲杨坚都算是纯种的汉人的话,那么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杨广至少也是半个鲜卑人。况且唐高祖还娶了一位鲜卑族的皇后纥豆陵氏,唐太宗也娶了一位鲜卑族皇后长孙氏,这样大家可以简单的琢磨一下,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皇室的汉人血统也就没多少了,基本都是混血。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西晋末年,聚居北方的五大少数民族——匈奴、 鲜卑、羯、氐、羌,纷纷崛起建立各自的政杈。各族首领先后建起成汉、前赵、后赵、 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 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夏等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鲜卑为东胡一支,秦汉之际为匈奴所奴役,分保鲜卑山, 因此以鲜卑为号。西晋时鲜卑分几大势力:拓跋部、慕容部、宇文部、 乞伏部、秃发部。

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统一北方后汉化。北魏分裂后,宇文部建立北周,灭掉北齐,实行汉化,鲜卑逐渐和汉族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孤伽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鲜卑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7
都是汉族人。李渊母亲是鲜卑人,杨坚也可能有鲜卑血统。但是鲜卑族被汉化程度很高,隋唐之后和汉族人没什么区别了。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唐高祖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唐代开国皇帝。西汉前将军李广、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之后裔。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汉族,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追问

百度百科我看了,问题有补充!

追答

汉族人。

第2个回答  2011-03-21
朋友,你好。
杨坚是血统纯正的汉人,是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随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杨坚承袭父爵,因此有了鲜卑姓氏。
在北朝期间,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就是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它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共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其发端便是成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 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此集团有两大特征:
1.“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
2.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杨坚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战功赫赫,官至柱国,封随国公。但其本身是汉族人。杨坚还是大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
李渊则可以称的上是纯粹的胡人,他的祖父李虎本是陇西胡人贵族出身,本姓大野氏,但血统有待考证,其母独孤氏则是鲜卑人,因此李渊有一半的鲜卑血统,但绝不是汉人。希望回答你能够满意。追问

杨忠的老婆是鲜卑人么?

第3个回答  2011-03-19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8月13日),隋代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庙号高祖,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享年64岁。杨坚是汉族,不过拥有鲜卑族的姓氏和小字,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为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实际上是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汉族被赐鲜卑姓,鲜卑族去汉姓改回原本鲜卑姓,就连西魏恭帝也得放弃汉姓的元氏改回鲜卑姓的拓跋氏但西魏恭帝其父为西魏文帝元宝炬四子,元宝炬祖父为北魏孝文帝,孝文帝下令将拓拔姓改为元姓,换句话说西魏恭帝事实上为改回自己原本的少数民族姓氏)。

杨坚为华阴人,是西魏随国公、北周柱国、大司空杨忠之子,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状貌瑰伟,武艺绝伦[1],北周时曾官拜“骠骑大将军”,又封为“大兴郡公”,后袭父爵柱国,长女嫁北周宣帝为后,地位显赫,北周武帝时任随州刺史。其妻独孤皇后为北周时当朝柱国、大将军独孤信之女。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大丞相、上柱国杨坚,改元开皇,建立隋朝。

李渊祖先为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皓七世孙,祖父李虎随北周建立者宇文泰入关中,西魏时为左仆射,封陇西郡公,赐姓大野氏,与宇文泰、李弼等八人同受佐命,皆为柱国,号“八柱国家”。北周闵帝受禅后,李虎已经去世,故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七岁,父亲去世,李渊世袭为唐国公。

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北周明帝的明敬皇后、李渊生母元贞太后、隋文帝文献皇后等,分别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长女、四女、七女等。李渊曾深受隋炀帝重用。
第4个回答  2011-03-19
全部是汉人。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做过考证。(详见陈寅恪著作)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
唐高祖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唐代开国皇帝。西汉前将军李广、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之后裔。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汉族,祖籍赵郡隆庆(今 唐高祖——李渊
邢台市隆尧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
家族起源
后魏王朝期间,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就是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它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共 隋文帝
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并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其发端便是成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 八柱国家,分别为: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他们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唐朝史书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其中独孤信是杨坚的岳父。 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此集团有两大特征: 1.“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 2.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战功赫赫,官至柱国,封随国公。杨坚十四岁就开始了仕途生涯,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后来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杨坚还是大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
相似回答